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33 分)
产业特色
带动作用
发展环境
|
产业定位 |
主导产业定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需求 |
3 |
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3分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2分 |
不符合,0分 |
递交材料 |
利用传统产业,依托新技术、互联网+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3 |
新技术占有率>20%且运用过多手段推动产业升级,成效明显 3分 |
新技术占有率<20%或产业升级效果一般,1分 |
未转型升级,0分 |
递交材料 |
主导产业在本省内的具有独特性、稀缺性 |
3 |
同产业类型的镇,在全省数量<10个,3分 |
同产业类型的镇,在全省数量11-20个,1分 |
>20个,0分 |
递交材料 |
产业优势 |
主导产业知名度 |
3 |
拥有国家相关荣誉称号,3分(如拥有国家驰名商标、4A级或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 |
拥有省级相关荣誉称号,1分(如拥有注明商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等) |
无相关称号,0分 |
递交材料 |
产品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 |
3 |
>60%,3分 |
50-60%,1分 |
<50%,0分 |
递交材料 |
产品平均资产利润率 |
2 |
30%,2分 |
20-30%,1分 |
<20%,0分 |
递交材料 |
企业产业技术设备水平 |
2 |
具备国际领先水平,2分 |
具备全国领先水平,1分 |
技术装备水平不具备先进性,0分 |
递交材料 |
主导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产业总投入比例 |
3 |
新兴产业>30%,传统企业>10%,3分 |
新兴产业20-30%,传统企业5-10%,1分 |
新兴产业<20%,传统产业<5%,0分 |
递交材料 |
产业环境 |
镇区从业就业人员中高中以上人员比例及大专以上人员比例 |
3 |
高中以上人员比例>80%,大专以上人员比例>10%,3分 |
高中以上人员比例60-80%,大专以上人员比例5-10%,1分 |
高中以上人员比例<60%,大专以上人员比例<5%,0分 |
递交材料 |
出台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 |
2 |
有,2分 |
— |
无,0分 |
递交材料 |
产业贡献 |
近三年主导产业企业实际上缴税金增长情况 |
2 |
≥10%,2分 |
5-10%,1分 |
<5%,0分 |
递交材料 |
吸纳本县户籍的劳动力比例 |
2 |
>50%,2分 |
30-50%,1分 |
比例<30%,0分 |
递交材料 |
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带动本地乡村及一产发展情况 |
2 |
从事非农就业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50%、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40%,每符合一项加1分,满分2分 |
递交材料 |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20分)
镇区环境
|
空间格局 |
小城镇整体布局契合山水地貌,顺势而为,路网形式顺应地形,整体空间格局具备本地区营造特色 |
2 |
优秀,2分 |
一般,1分 |
较差,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路网密度适宜,道路两侧建筑高度与宽度比例适宜 |
2 |
路网密度符合规范要求,道路宽度符合实际要求,2分 |
镇区路网建设有待提升,1分 |
镇区路网存在较大问题,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住区建设开放、人性,封闭式小区的规模和数量较少 |
2 |
封闭式小区数量<20% 2分 |
封闭式小区数量20-30%,1分 |
封闭式小区数量>30%,0分 |
现场考核 |
城镇风貌 |
镇区整体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 |
2 |
优秀,2分 |
一般,1分 |
较差,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中,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 |
2 |
优秀,2分 |
一般,1分 |
较差,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沿街建筑立面的体量、色彩、细部协调统一,店铺布局管控有序,标识、广告牌等统一协调 |
2 |
优秀,2分 |
一般,1分 |
较差,0分 |
现场考核 |
景观绿化 |
人均公共绿地 |
2 |
>10㎡,2分 |
8-10㎡,1分 |
<8㎡,0分 |
递交材料 |
镇区绿化覆盖率≥30%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小型公园、分散绿地服务半径、数量 |
2 |
步行5分钟以内可到达,2分 |
步行15分钟以内可到达,1分 |
步行15分钟以上到达,0分 |
递交材料 |
美丽乡村建设 |
小镇的给水、污水处理设施,延伸至乡村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乡村垃圾收集设施完善,镇区能为乡村提供垃圾转运服务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乡村实现公交系统全覆盖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加分项:镇域内乡村拥有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美丽宜居乡村等称号,且保护情况良好 |
加3 |
拥有其中一个加1分,最多3分 |
现场考核 |
用地节约 |
工业园区用地每亩投资产出效益 |
2 |
≥100万/亩,2分 |
30-100/万亩,1分 |
<30万/亩,0分 |
递交材料 |
新区人均用地面积 |
2 |
85-105㎡/人,2分 |
- |
>105㎡/人,0分 |
递交材料 |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10分)
|
文化传承 |
镇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曲艺等传统文化类型 |
2 |
拥有其中一类得1分,满分2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镇区拥有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 |
2 |
拥有其中一类得1分,满分2分 |
递交材料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较好,传承人得到政府支持,非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
1 |
传承情况良好,1分 |
传承情况一般,0.5分 |
传承濒危,无活力,0分 |
现场考核 |
文化活动 |
每年群众普遍参与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次数 |
1 |
10次以上,1分 |
5-10词,0.5分 |
少于5次,0分 |
递交材料 |
镇区拥有1处: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场(所)等场所,设施完善,利用率高 |
2 |
具有至少2类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良好,使用率较高,2分 |
具有至少1类文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及使用率一般,1分 |
无文化活动场所,0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文化传播 |
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小镇精神)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运用多种手段宣传小镇精神,在社区中普遍知晓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25分)
道路交通
公用设施
公共服务
|
道路交通设施 |
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道路路面情况 |
1 |
破损道路面积比例<10% 1分 |
- |
破损道路面积比例>10% 1分 |
现场考核 |
道路附属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管理规范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公共停车场建设指标及停车位数量,满足国家相关规范与居民需求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供水系统 |
镇区给水管网全覆盖,给水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自来水供水率、卫生达标率100%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污水系统 |
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100%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垃圾处理 |
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镇区环境干净整洁,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有专业的保洁队伍,管理规范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综合防灾 |
在城镇防灾方面,规划完善,建设有序,有专项人员配置,管理完善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有抵御自身主要灾害的综合防灾设施、疏散场地、疏散通道等 |
3 |
无缺项得满分,没缺项一个,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
现场考核 |
教育医疗设施 |
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要求,可满足镇区实际需求 |
2 |
本项为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项,如不满足条件,该部分不得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医疗设施完备 |
是,2分 |
- |
否,0分 |
镇区拥有1所初学,且建设规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拥有1所二级以上医院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加分项:拥有1所高中或1所职业学校,加2分 |
加2 |
是,2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养老设施 |
镇区内至少建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等其中1中类型养老设施,设备齐全,护理水平好,建设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商业设施 |
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镇区建有一处独立商业街 |
1 |
是,1分 |
- |
否,0分 |
现场考核 |
加分项现代服务 |
镇区实现公共WiFi全覆盖;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实现“一站式”综合行政服务;拥有多项城市服务APP;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等 |
加5 |
每拥有1项现代服务类型加1分,最多加5分 |
现场考核 |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12分)
|
理念模式 |
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规划建设管理 |
实现多规合一,多规协调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
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等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社会管理 |
社会管理各部门协调,综合执法能力强,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 |
2 |
是,2分 |
- |
否,0分 |
递交材料 现场考核 |
体制机制创新 |
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 |
4 |
每拥有1项创新得一分,最多得4分 |
递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