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7年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现状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第一章 静脉产业及静脉产业园区概述
第二章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借鉴
2.1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的概况及发展经验
2.1.1 总体已较为成熟
2.1.2 健全的法律法规
2.1.3 有效的经济制度
2.1.4 技术的研究开发
2.2 主要国家典型静脉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2.2.1 美国
2.2.2 日本
2.2.3 丹麦
2.2.4 德国
2.2.5 法国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3.1.2 国内宏观经济概况
3.1.3 国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3.1.4 经济转型需求分析
3.2 社会环境
3.2.1 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
3.2.2 生活垃圾规范化发展
3.2.3 农业废弃物循环体系
3.3 政策环境
3.3.1 静脉产业相关推动政策
3.3.2 生态环保资金分配情况
3.3.3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发布
3.3.4 循环经济建设政策趋向
3.4 现实效益
3.4.1 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3.4.2 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静脉产业发展分析
4.1 中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状况
4.1.1 逐渐兴起
4.1.2 发展特征
4.1.3 主要形式
4.1.4 发展思路
4.2 循环经济与静脉产业的集群发展分析
4.2.1 循环经济与静脉产业的关系
4.2.2 产业集群概述
4.2.3 产业集群对静脉产业发展的作用
4.2.4 静脉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前景
4.3 中国静脉产业发展问题
4.3.1 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4.3.2 设施协同有待优化
4.3.3 园区建设参差不齐
4.3.4 资源循环意识淡薄
4.4 中国静脉产业发展建议
4.4.1 加快创新引领
4.4.2 促进产业衔接
4.4.3 推进循环改造
4.4.4 加强宣传引导
4.4.5 制定帮扶政策
4.4.6 引导多方参与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静脉产业园区总体发展分析
5.1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5.1.1 静脉产业园区循环理念
5.1.2 建设静脉产业园的益处
5.1.3 静脉产业园区效益分析
5.1.4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5.1.5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5.1.6 静脉产业园区区域合作
5.2 中国综合静脉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状况
5.2.1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建设
5.2.2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运营招商
5.2.3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运营模式
5.2.4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盈利模式
5.2.5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公共事务管理
5.2.6 制定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发展建议
5.3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的问题
5.3.1 缺少高效的管理机制
5.3.2 园区的规划不够充分
5.3.3 回收体系未充分配套
5.3.4 建设水平有待于提高
5.3.5 缺乏与公众间的互动
5.4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对策建议
5.4.1 优化PPP模式的建设运营
5.4.2 合理优化静脉产业园布局
5.4.3 建立规范合理的回收体系
5.4.4 强化全面的污染监督手段
5.4.5 积极开展园区智慧化管理
第六章 2020-2022年静脉产业园区区域建设及运作模式分析
6.1 2020-2022年静脉产业园区区域建设分析
6.1.1 鸡西
6.1.2 河南
6.1.3 山西
6.1.4 重庆
6.1.5 武汉
6.1.6 乐陵
6.1.7 梧州
6.1.8 荆门
6.1.9 嵊州
6.2 综合化集中发展模式
6.2.1 模式解析
6.2.2 区域案例
6.3 专业化特色发展模式
6.3.1 模式解析
6.3.2 区域案例
6.4 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6.4.1 模式解析
6.4.2 区域案例
第七章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典型案例分析
7.1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7.1.1 园区概况
7.1.2 产生背景
7.1.3 共生网络
7.1.4 发展成效
7.1.5 主要经验
7.2 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
7.2.1 园区概况
7.2.2 园区背景
7.2.3 园区模式
7.2.4 工业园效益
7.2.5 特点及成功经验
7.3 川崎生态城
7.3.1 园区概况
7.3.2 建设背景
7.3.3 项目规划
7.3.4 主要特征
第八章 2020-2022年国内静脉产业园区典型案例分析
8.1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8.1.1 园区基本概况
8.1.2 园区发展特色
8.1.3 园区发展现状
8.1.4 园区优惠政策
8.1.5 园区发展远景
8.2 上海老港静脉产业园区
8.2.1 园区发展概况
8.2.2 园区发展方向
8.2.3 园区建设现状
8.2.4 园区建设动态
8.2.5 园区发展规划
8.3 苏州光大国家静脉产业园
8.3.1 园区发展概况
8.3.2 园区建设核心
8.3.3 园区成功经验
8.3.4 园区发展规划
8.4 益阳市静脉产业园
8.4.1 园区发展概况
8.4.2 园区建设现状
8.4.3 园区建设成效
8.5 濮阳市静脉产业园
8.5.1 园区发展背景
8.5.2 园区发展现状
8.5.3 园区项目动态
8.5.4 园区建设内容
8.5.5 园区建设特点
8.6 盐城市静脉产业园
8.6.1 园区发展概况
8.6.2 园区建设情况
8.6.3 园区建设举措
8.6.4 园区发展目标
8.7 孝感市静脉产业
8.7.1 园区发展概况
8.7.2 园区已建项目
8.7.3 园区在建项目
第九章 静脉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9.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我国相关研究现状
9.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
9.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9.1.3 我国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9.2 静脉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9.2.1 反映园区建设情况
9.2.2 设置分阶段目标
9.2.3 有助于比较和借鉴
9.3 静脉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9.3.1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9.3.2 目的性原则
9.3.3 科学性原则
9.3.4 系统性原则
9.3.5 可操作性原则
9.4 静脉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4.1 初选与完善
9.4.2 权重计算
9.4.3 指标释义
9.5 静脉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9.5.1 经济可行性
9.5.2 技术可行性
9.5.3 可操作性
第十章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投资分析
10.1 投资机遇分析
10.1.1 企业竞争驱动
10.1.2 无废城市建设
10.1.3 垃圾焚烧需求
10.1.4 双碳目标驱动
10.2 投资潜力分析
10.2.1 投资形势
10.2.2 投资空间
10.2.3 投资政策
10.2.4 投资动态
10.3 项目投资案例分析
10.3.1 项目基本概况
10.3.2 项目建设规模
10.3.3 项目投资估算
10.3.4 项目建设进度
10.3.5 项目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前景预测
11.1 宏观环境未来形势
11.1.1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1.1.2 生态修复发展趋势
11.1.3 静脉经济发展趋势
11.2 静脉产业园区前景分析
11.2.1 面临的新形势
11.2.2 园区发展前景
11.2.3 未来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一:“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附录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附录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附录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
图表目录
图表1 静脉系统的物质流动过程
图表2 动脉系统的物质流动过程
图表3 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特点
图表4 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关系
图表5 静脉产业园布局及产业链构建
图表6 美国部分生态工业园概况
图表7 加拿大部分生态工业园概况
图表8 日本静脉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中的法律法规
图表9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系统化
图表10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1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12 2015-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图表13 2016-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4 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15 2021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16 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17 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18 2017-2021年中国垃圾处理相关政策
图表19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物质流
图表20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量流
图表2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废气流
图表2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废水流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