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2013年以来,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引,一系列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区域规划及政策密集出台,对区域发展实行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正推动区域合作持续深化。
2014年全国经济稳步发展,稳中有进;东部地区缓慢增长,引领转型;中部地区结构调整,整体放缓;西部地区总体平稳,增速回落。
2015年上半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扎实推进,包括区域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实显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区域发展战略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仍将继续实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巨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区域发展位势,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有接替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的概率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不变。
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总体现状及发展模式,并对我国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分别做了详细的透析。随后,报告对区域经济做了产业驱动力分析、产业集群分析、发展战略分析、规划制定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商务部、地方统计局、产业研究中心、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地方经济发展,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区域经济基本概述
1.1 区域经济的涵义阐释
1.1.1 区域经济的概念
1.1.2 区域经济的内涵
1.1.3 区域经济的基本内容
1.1.4 区域经济的衡量指标
1.2 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
1.2.1 区域贸易分工理论
1.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2.3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1.3 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划分
1.3.1 东部地区
1.3.2 中部地区
1.3.3 西部地区
1.3.4 东北地区
第二章 2013-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形势
2.1.1 全球经济贸易形势
2.1.2 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2.1.3 国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2.1.4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2.2 中国三中全会改革相关内容
2.2.1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2.2 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
2.2.3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2.2.4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2.3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2.3.1 城镇化进程加速
2.3.2 城镇化水平现状
2.3.3 城镇化模式转变
2.3.4 城镇化发展问题
2.4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2.4.1 优化
开发区域
2.4.2 重点开发区域
2.4.3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2.4.4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2.4.5 禁止开发区域
2.5 我国区域政策导向
2.5.1 财政政策
2.5.2
投资政策
2.5.3
产业政策
2.5.4 土地政策
2.5.5
农业政策
2.5.6 人口政策
2.5.7 民族政策
2.5.8 环境政策
2.5.9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总体现状分析
3.1 十二五中国区域经济整体特征分析
3.1.1 区域经济运行基本背景
3.1.2 区域经济发展依然向好
3.1.3 新的区域发展思路形成
3.1.4 区域发展向均衡状态转变
3.2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2.1 区域规划及政策密集出台
3.2.2 区域差异性格局形成
3.2.3 区域城镇化差距缩小
3.2.4 区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3.3 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3.1 区域经济整体态势
3.3.2 区域发展加快推进
3.3.3 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启航
3.3.4 区域经济格局继续优化
3.4 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4.1 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
3.4.2 区域经济运行态势
3.4.3 区域经济变化特征
3.4.4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义及分类
4.1.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4.1.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4.2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分析
4.2.1 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模式
4.2.2 发展进口替代产品产业模式
4.2.3 发展出口替代产品产业模式
4.2.4 优先发展赶超部门的产业模式
4.3 区域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4.3.1 增长极模式
4.3.2 发展轴模式
4.3.3 网络型模式
4.4 我国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4.1 梯度推进发展模式
4.4.2 点轴渐进发展模式
4.4.3 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4.4.4 城市圈经济发展模式
4.4.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4.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典型实例分析
4.5.1 东莞模式
4.5.2 昆山模式
4.5.3 青岛模式
4.5.4 温州模式
4.5.5 顺德模式
4.5.6 义乌模式
4.5.7 绍兴模式
4.5.8 嵊州模式
4.5.9 共同特点
4.6 区域
文化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6.1 不同区域经济模式案例概述
4.6.2 不同模式差异浅析
4.6.3 不同模式形成的区域文化根源
4.6.4 不同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4.7 区域经济发展下的税收模式分析
4.7.1 税收模式在区域经济中重要性
4.7.2 优化税收模式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4.7.3 基于功能分析探究税收模式的设计原则
4.7.4 原则导向下的税收模式构建
4.8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4.8.1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特殊性
4.8.2 基础行业导向模式及其演进序列
4.8.3 区域品牌集聚模式的打造和确立
4.8.4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第五章 2013-2015年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5.1 2013-2015年东部地区区域经济总体现状分析
5.1.1 经济增长
5.1.2 工业运行
5.1.3 投资状况
5.1.4 对
外贸易
5.2 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5.2.1 上海模式
5.2.2 浙江模式
5.2.3 新苏南模式
5.2.4 山东模式
5.3 长三角经济区
5.3.1 长三角重要发展动向概述
5.3.2 2013-2015年经济发展分析
5.3.3 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5.3.4 长三角区域发展格局展望
5.4 珠三角经济区
5.4.1 珠三角重要发展动向概述
5.4.2 2013-2015年经济发展分析
5.4.3 珠三角地区发展竞争力分析
5.4.4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展望
5.5 环渤海经济区
5.5.1 环渤海区域经济战略地位
5.5.2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5.5.3 环渤海地区进入发展机遇期
5.5.4 环渤海区域未来发展路径
5.6 海峡西岸经济区
5.6.1 海西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动向
5.6.2 海西经济区的定位及新机遇
5.6.3 海西经济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5.6.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第六章 2013-2015年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6.1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版图分析
6.1.1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动向概述
6.1.2 中部地区经济整体规模
6.1.3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6.1.4 中原经济区
6.2 2013年中部各省经济对比分析
6.2.1 综合经济对比
6.2.2 工业增加值对比
6.2.3 投资对比
6.2.4 消费对比
6.2.5 外向型经济对比
6.2.6 财政收入对比
6.3 2014年中部各省经济对比分析
6.3.1 综合经济对比
6.3.2 工业增加值对比
6.3.3 投资对比
6.3.4 消费对比
6.3.5 外向型经济对比
6.3.6 财政收入对比
6.3.7 物价水平对比
6.3.8 存在问题分析
6.4 2015年中部各省经济对比分析
6.4.1 经济总体态势
6.4.2 工业增加值对比
6.4.3 投资对比
6.4.4 消费对比
6.4.5 外向型经济对比
6.4.6 财政收入对比
6.4.7 物价水平对比
6.4.8 存在问题分析
6.5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6.5.1 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6.5.2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6.5.3 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6.5.4 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6.6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似性与合作发展分析
6.6.1 中部六省呈现明显聚类特征
6.6.2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6.6.3 中部各省经济发展竞争激烈
6.6.4 中部地区经济合作发展路径
6.7 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6.7.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
6.7.2 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6.7.3 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6.7.4 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
第七章 2013-2015年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7.1 2013-2015年东北地区区域经济总体现状分析
7.1.1 发展优势
7.1.2 经济现状
7.1.3 工业运行
7.1.4 对外贸易
7.2 东北地区
产业投资结构分析
7.2.1 投资结构现状分析
7.2.2 投资结构存在问题
7.2.3 投资结构优化对策
7.3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7.3.1 区域战略地位
7.3.2 地区生产总值
7.3.3 产业结构分析
7.3.4 加速产城融合
7.3.5 构筑开放高地
7.4 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分析及城市群的发展
7.4.1 城市竞争力分析
7.4.2 城市群发展现状
7.4.3 城市群规模分布
7.4.4 城市群发展对策
7.5 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特征及其原因
7.5.1 主要问题
7.5.2 基本特征
7.5.3 主要原因
7.6 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7.6.1 促进经济特色形成的建议
7.6.2 发挥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7.6.3 重点支持区域内薄弱地区发展
7.6.4 将东北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试点地区
7.6.5 加快实施东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6.6 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7.7 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的政策举措
7.7.1 激发市场活力
7.7.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7.7.3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7.7.4 提升产业竞争力
7.7.5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7.7.6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7.7.7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7.7.8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7.7.9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7.10 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
7.7.11 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第八章 2013-2015年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8.1 2013-2015年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总体现状分析
8.1.1 经济增长
8.1.2 工业运行
8.1.3 投资状况
8.1.4 消费市场
8.1.5 财政收入
8.1.6 对外贸易
8.2 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分析
8.2.1 发展现状
8.2.2 主要问题
8.2.3 战略选择
8.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转型发展分析
8.3.1 产业结构演变
8.3.2 产业转型方向
8.3.3 产业转型途径
8.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8.4.1 深入挖掘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
8.4.2 加快实施重点行业的产业优化升级与结构调整
8.4.3 抓住机遇促进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8.4.4 转变中西部经济发展模式
8.5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
8.5.1 面临的机遇
8.5.2 面临的挑战
8.5.3 发展的趋势
第九章 重点产业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分析
9.1 商贸流通
9.1.1 理论基础
9.1.2 相互关系
9.1.3 促进作用
9.1.4 发展建议
9.2 临空经济
9.2.1 理论基础
9.2.2 相互关系
9.2.3 促进作用
9.2.4 发展建议
9.3 路域经济
9.3.1 理论基础
9.3.2 相互关系
9.3.3 促进作用
9.3.4 发展建议
9.4 文化经济
9.4.1 理论基础
9.4.2 相互关系
9.4.3 促进作用
9.4.4 发展建议
9.5 银行信贷
9.5.1 理论基础
9.5.2 相互关系
9.5.3 促进作用
9.5.4 发展建议
第十章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
10.1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
10.1.1 产业集群理论
10.1.2 产业集群理论的国际实践
10.1.3 产业集群理论适合中国区域发展
10.2 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10.2.1 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
10.2.2 实现范围经济
10.2.3 带来低成本优势
10.2.4 具有
技术制度创新优势
10.2.5 具有市场优势
10.3 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0.3.1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10.3.2 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
10.3.3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10.3.4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0.4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10.4.1 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10.4.2 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0.4.3 产业集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0.5 区域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10.5.1 政府引导及规划先行
10.5.2 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10.5.3 延伸完善产业链
10.5.4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10.5.5 建设好各类专业市场
10.5.6 全力打造区域品牌
10.5.7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10.5.8 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软环境
第十一章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11.1 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战略选择案例
11.1.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11.1.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11.1.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11.1.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11.2 国外区域规划制定的经验分析
11.2.1 区域规划涵义概述
11.2.2 国外区域规划制定的比较
11.2.3 国外区域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价
11.2.4 国外区域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11.3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践及启示
11.3.1 建立健全区域开发制度体系
11.3.2 采取灵活多样的政府援助方式
11.3.3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11.3.4 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11.3.5 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导
11.3.6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1.4 国外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分析与借鉴
11.4.1 区域经济法律政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4.2 美国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分析
11.4.3 欧洲国家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分析
11.4.4 亚洲国家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分析
11.4.5 国外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11.5 国外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有益经验
11.5.1 增长极理论简述
11.5.2 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典型事例
11.5.3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经验
11.5.4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1.6 国外区域一体化实践分析与借鉴
11.6.1 发展模式
11.6.2 发展动力
11.6.3 区域协调机制
11.6.4 特点总结
11.6.5 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二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12.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12.1.1 区域平衡增长论
12.1.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12.1.3 区域阶段发展论
12.1.4 钟型发展理论
12.2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变
12.2.1 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阶段
12.2.2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阶段
12.2.3 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12.3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2.3.1 区域竞争激烈
12.3.2 区域政策不完善
12.3.3 区域分工协作关系较混乱
12.3.4 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
12.3.5 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12.4 新时期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方向
12.4.1 总体要求
12.4.2 主要原则
12.4.3 基本任务
12.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
12.5.1 效率与公平并重
12.5.2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12.5.3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2.5.4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2.5.5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12.5.6 中部区域崛起战略
12.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2.6.1 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
12.6.2 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12.6.3 引导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12.6.4 完善区域协调的市场机制
第十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13.1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13.1.1 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性
13.1.2 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13.1.3 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13.1.4 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3.2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编制探讨
13.2.1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
13.2.2 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环境分析
13.2.3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13.2.4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3.2.5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3.3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编制
13.3.1 编制的背景
13.3.2 存在的问题
13.3.3 编制总体程序
13.3.4 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4 区域
产业规划的成果体系分析
13.4.1 产业规划结构
13.4.2 区域功能定位
13.4.3 产业战略定位
13.4.4 产业发展策略
13.4.5 重点项目策划
13.4.6 规划实施方案
13.5 区域产业规划的研究体系分析
13.5.1 外部环境研究
13.5.2 内部条件研究
13.5.3 理论案例研究
13.5.4 专题专项研究
13.5.5 综合分析过程
13.6 区域产业规划的编制研究
13.6.1 区域产业规划编制流程概述
13.6.2 区域产业规划前期准备阶段
13.6.3 区域产业规划规划编制阶段
13.6.4 区域产业规划滚动更新阶段
13.7 区域产业规划编制中的
工具运用
13.7.1 综合分析工具
13.7.2 产业分析工具
13.7.3 决策预测工具
13.7.4 策略制定工具
第十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14.1 宏观环境未来形势分析
14.1.1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4.1.2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4.1.3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前景
14.2 中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前景
14.2.1 主要目标
14.2.2 战略任务
14.2.3 未来展望
14.3 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4.3.1 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14.3.2 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14.3.3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4.4 中国区域政策趋向前瞻
14.4.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变
14.4.2 经济带或成区域战略重心
14.4.3 重点培育跨区域增长极
14.4.4 重视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14.4.5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14.5 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预测
14.5.1 总体形势判断
14.5.2 整体发展趋势
14.5.3 区域格局变化
14.5.4 经济增长动力
14.5.5 区域发展潜力
14.5.6 区域产业转移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