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市场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对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报告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商智业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商情报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地热能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地热能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地热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第一章 地热能相关概述
1.1 地热能概述
1.1.1 地热能定义
1.1.2 地热能的分类
1.2 地热能资源成因及评估方法
1.2.1 生成与分布
1.2.2 成因类型
1.2.3 评估方法
1.3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1.3.1 地热发电
1.3.2 地热供暖
1.3.3
农业领域应用
1.3.4
医学领域应用
第二章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概况分析
2.1 世界地热能资源开发总体分析
2.1.1 世界地热能资源储量丰富
2.1.2 全球主要地热带分布状况
2.1.3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地热能发电
2.1.4 世界地热能开发掀起热潮
2.2 部分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概况分析
2.2.1 德国地热开发
技术先进
2.2.2 冰岛继续加快地热资源开发
2.2.3 日本加速地
热电站建设
2.2.4 印尼政府鼓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2.2.5 澳大利亚迎来地热能开发契机
2.3 世界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
2.3.1 冰岛的“无烟城”
2.3.2 捷克的“温泉城”
2.3.3 新西兰的地热观光名城
第三章 2014年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形势分析
3.1 中国地热能资源简述
3.1.1 中国地热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3.1.2 中国地热能资源的构造特征
3.1.3 中国地热能资源的勘察与评价
3.2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概况分析
3.2.1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历程
3.2.2 中国地热能利用市场发展状况
3.2.3 中国地热能资源的主要应用领域
3.2.4 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3.2.5 中国地热非电直接利用规模全球领先
3.3 中国地热发电与地热供暖分析
3.3.1 中国地热发电发展概况
3.3.2 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应用于发电
3.3.3 地热供暖系统介绍
3.3.4 地热供暖的优势及发展建议
3.4 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
3.4.1 地热开采技术
3.4.2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3.4.3 地热能利用与节能综合技术
3.5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3.5.1 中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5.2 制约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3.5.3 推进中国地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3.5.4 促进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四章 中国地热能行业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4.1
辽宁
4.1.1 辽宁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4.1.2 辽宁沈北新区欲打造东北第一温泉城
4.1.3 辽宁省地热资源开发面临的制约因素
4.1.4 辽宁省加快地热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4.2
陕西
4.2.1 陕西省地热资源储量及开发
4.2.2 陕西省地热资源的应用领域
4.2.3 中冰合作开发陕西咸阳地热资源
4.2.4 陕西省地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2.5 陕西西安市地热水循环利用亟需加强
4.3
山东
4.3.1 山东省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4.3.2 山东省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4.3.3 山东济南市建设地热科研示范基地
4.3.4 山东聊城市地热开发实现自动化远程
监控
4.4
贵州
4.4.1 贵州省地热资源储量丰富
4.4.2 贵州启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4.4.3 贵州积极打造地热资源
旅游品牌
4.4.4 地热资源助力贵州温泉
产业发展
4.5
西藏
4.5.1 西藏地热能资源介绍
4.5.2 西藏地热资源开发总体状况
4.5.3 西藏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
4.5.4 西藏地热能开发利用
前景展望
4.6 其他
4.6.1
新疆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
4.6.2
甘肃省地热资源介绍
4.6.3
内蒙古包头市地热资源亟待开发
4.6.4
黑龙江省海林市发现高温地热田
4.6.5
安徽合肥浅层地热利用前景广阔
4.6.6 广东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第五章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相关行业分析
5.1 地热地板
5.1.1 地热采暖应选择专用地热地板
5.1.2 地热地板的选择与安装
5.1.3 中国地热地板行业调整步伐加快
5.1.4 影响中国地热地板市场扩张的因素
5.2 温泉旅游
5.2.1 中国温泉地热资源简述
5.2.2 国内温泉旅游市场升温
5.2.3 温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4 促进温泉
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措施
5.2.5 温泉休闲旅游应加速产业化进程
5.3 其他
5.3.1
河北雄县勘测出4亿吨地热矿泉水
5.3.2
天津利用地热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3.3 地热
空调节能
环保效益显著
第六章 中国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分析
6.1 中国新能源的分布及利用
6.1.1 新能源储量与分布
6.1.2 开发和利用状况
6.1.3 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6.1.4 几种发电潜力巨大的洁净能源
6.1.5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2 大力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6.2.1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6.2.2 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发展迅速
6.2.3 政府扶植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6.2.4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任重道远
6.2.5 可再生能源必须持之以恒发展
6.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6.3.1 能源紧缺助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6.3.2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6.3.3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6.3.4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继续提升
6.3.5 中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节排效益显著
6.3.6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分析
6.4 农业可再生能源
6.4.1 农业可再生能源简述
6.4.2 政府重视农业可再生能源发展
6.4.3 沼气开发是农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点
6.4.4 中国农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6.4.5 加快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须多策并举
6.5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6.5.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6.5.2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6.5.3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6.5.4 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6.6 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6.6.1 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6.6.2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策略
6.6.3 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战略措施
6.6.4 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思路
6.6.5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2015-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
投资分析及前景
预测
7.1 2015-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投资分析
7.1.1 新能源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
7.1.2 新兴
产业规划利好地热能开发
7.1.3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掀起投资热潮
7.1.4 影响地热能投资收益的因素
7.2 2015-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前景展望分析
7.2.1 2015-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7.2.2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7.2.3 中国浅层地热利用前景乐观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