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节能降耗变频器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中商情报网推出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节能降耗变频器业现状、节能降耗变频器市场供需状况、节能降耗变频器产业链现状、节能降耗变频器重点企业状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节能降耗变频器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节能降耗变频器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企业了解节能降耗变频器业、投资该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第一章 中国综合节能技术实际应用与经济指标
第一节 照明节能
一、产品和技术
二、效用分析
第二节 动力系统节能
一、电机变频器节能
二、电机相控器节能
第三节 中央
第四节 蓄冰空调
第五节 厂房
第六节 燃油锅炉节能技术
第七节 加强能源管理
第二章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模块)市场状况
第一节变频器基础阐述
一、变频调速技术原理
二、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变频器产业发展与演进
二、国内变频器发展的技术特点与行业特征
三、我国变频器需求高速增长
四、中国变频器市场规模概述
五、国内变频器企业生产现状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市场分析
一、国内压变频器市场分布与特点
二、我国压变频器品牌市场份额分析
三、我国压变频器市场应用分布
第三章 变频器行业发展的节能热点分析
第一节 中国节能减排形式严峻
一、节能降耗成实现碳减排承诺的主要手段
二、国内粗放模式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加大
三、中国节能工作迫在眉睫
四、变频器是实现电机节能的最佳选择
第二节 合同能源管理(EMC)介绍
一、EMC的起源
二、EMC的具体实施流程
三、EMC的三种类型
四、EMC的三大特点
第三节EMC助力变频器行业发展探析
一、中国变频器行业的EMC之路处于探索阶段
二、EMC模式与变频器行业结合发展将受益政策扶持
第四章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行业应用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3-2014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四、恩格尔系数
五、工业发展形势
六、固定资产
投资情况
七、财政收支状况
八、中国汇率调整
九、货币供应量
十、中国外汇储备
十一、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
十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十三、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十四、对外
贸易&进出口
十五、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第二节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变频器产业政策、法规
二、变频器进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三、相关行业政策
第三节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节2013-2014年中国变频器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
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中国城镇化率
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
第五章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节能与
第一节 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变频器行业简析
一、变频器生产企业的供应商
二、变频器用户
三、中国变频器行业的进入壁垒
四、变频器产品的替代品
五、中国变频器行业内竞争
第三节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主要下游
行业分析
一、
起重机械行业(包括港口起重
机械)
二、
纺织化纤
三、油气钻采行业
四、石化和
化工行业
五、冶金行业
六、
煤炭行业
七、电梯行业
八、
建材行业
九、
电力行业
十、市政行业
十一、食品、饮料和
烟草行业
十二、塑胶行业
十三、机床行业
十四、
造纸印刷行业
第四节 变频器在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分析
一、变频调速
二、变频调速与风机水泵节能
三、变频调速与环境保护
四、变频调速与制造业生产
五、变频调速与软起动、软起动、软停止
六、变频调速(含变频器技术与家用电器)
第六章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综述
一、中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及容量
二、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应用情况
第二节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渠道分析
一、变频器行业的渠道选择
二、变频器行业渠道营销特征
三、我国变频器行业渠道销售现状
四、高压变频器市场主要渠道模式
五、变频器行业渠道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低压变频器外资品牌市场分析
一、西门子
二、ABB
三、安川电机
四、富士电机
五、施耐德
六、台达
七、三菱电机
八、艾默生
九、丹佛斯
十、罗克韦尔
第四节 中低压变频器本土品牌市场分析
一、深圳英威腾
二、汇川技术
三、欧瑞传动
四、成都希望森兰
五、深圳四方电气
六、深圳安邦信
七、深圳微能科技
八、深圳阿尔法
第五节 节能降耗前景广泛
第七章 现代工业应用高压变频节能效益分析
第一节 高压变频相关概述
一、高压电机传统调速方式
二、主流高压变频器类型
三、高压变频器的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 2013-2014年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综述
一、高压变频器市场发展特点
二、现代工业节能降耗要求应用变频器
三、高压变频器市场发展效益凸显
四、高压变频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五、高压变频器企业陆续跻身资本市场
六、高压变频器市场国产品牌群雄并起
第三节 变频器在现代工业应用典范
一、应用于排污系统中
二、应用于恒压供水系统中
三、应用于通风系统中
四、应用于特种设备系统中
五、高压变频器市场占有份额统计
第四节 高压变频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第八章 高压变频改造工程实际应用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技术参数
二、改造前凝结水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节 改造基本方案和设备配置
一、改造基本方案
二、工作原理简述
第三节 运行方式及控制逻辑
第四节 热力系统调试过程的配合
第五节 经济效益
一、理论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三、安全可靠性分析
第六节 高压变频器典型节能实例与经济评价
一、大冶特钢第四炼钢厂
二、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
三、
海南洋浦发电有限公司
四、
北京大唐发电公司陡河发电厂
五、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六、兰州西固
热电厂
七、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八、大庆油田龙虎泡取水厂
第九章 变频调速节能装置的节能原理与计算
第一节 节能方式
一、变频节能
二、功率因数补偿节能
三、软启动节能
第二节 电机应用变频统计
第三节 节能的估算
一、风机、泵类平方转矩负载节能
二、恒转矩类负载的调速节能
三、电磁调速系统
四、液力偶合器调速系统
五、绕线式电机串电阻调速系统
第四节 变频调速节能与系统功率因数的关系
第五节 变频器的效率
第六节 节能计算实际应用
第十章 风机泵类变频调速节能计算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述
第二节 风机泵类负载运行的数学计算
第三节 变阀调节与变速调节的比较
一、 变阀调节
二、 变速调节
第四节 q-h曲线的拟合算法
一、管道阻力特性曲线的拟合
二、性能曲线的拟合
三、曲线拟合后轴功率的计算
第五节 节能效果的定量估算方法
一、 边界参数和计算过程
二、应用计算
第十一章IGCT器件与高压变频器发展研究
第一节 基本现状
第二节 新型IGCT及其应用
一、门极关断晶闸管(GTO)
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三、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IGCT)
四、IGC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五、IGCT的关键技术
六、IGCT变频器前景
第三节 IGCT变频器
一、基于IGCT三电平NPC变频器主要结构特点
二、关键技术设计
第四节 设备运行环境
一、高低温变化
二、振动噪声
三、灰尘和潮湿
四、电磁干扰大
第十二章 变频器选择与计算
第一节 变频器的选型
一、 机械设备的负载转矩特性
二、 根据负载特性选取适当控制方式的变频器
三、 根据安装环境选取变频器的防护结构
第二节 变频器容量计算
一、连续运转时所需的变频器容量的计算
二、加减速时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三、频繁加减速运转时变频器容量的选定
四、成组传动变频器容量的选定
五、电动机直接起动时所需变频器容量的计算
六、大惯性负载起动时变频器容量的计算
七、轻载电动机时变频器的选择
第三节 不同控制方式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应用场合.
一、应用条件
二、主要性能和应用场合
三、负载特性和负载转矩特性
第四节 变频器配置前提
一、电气系统
二、安全保护
三、设备联接
四、合理设定
五、正确接线
六、防过电压
七、制动保护
八、安全切换
九、防止过载
十、强
制冷却
十一、容性电流
十二、安全防护
十三、防止漏电
第十三章 2014-2018年中国变频器应用发展与节能减排趋势
第二节 应用变频调速技术
推进节能减排
第三节 应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电厂应用实例
一、供
电煤耗、厂用电现状及方向
二、大唐盘山电厂
三、华能邯峰电厂
四、山西漳山电厂
第十四章 2014-2018年中国能源与经济展望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的总体发展前景探讨
一、“十二五”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
二、2014-2018年中国能源产业前景预测
三、2020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四、未来中国能源发展格局探析
第二节 能源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我国
石油需求量与产量预测
二、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前景分析
三、“十二五”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形势预测
四、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五、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及思路
第三节 2014-2018年中国经济展望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