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为指导未来五年全区信息通信业发展,拓展数字化发展空间,夯实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助力美丽新宁夏建设,依据国家《“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区电信业务总量达89.3亿元;电信业务收入规模累计达314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1.4%;全区信息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08.3亿元。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持续快速增长,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由“十二五”末的65%提升到91%。
电信业务普及水平稳步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39.2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27%,移动电话普及率120部/百人,其中4G用户数达692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179.5%;5G商用正式启动,5G套餐用户数达177.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总数达712.7万,手机上网用户比重达84.8%。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83.6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229.4%,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120.6部/百户。
网络提速降费惠及民生。加快百兆宽带普及和千兆宽带试点,高速率用户迁移进程加快,截至“十三五”末,全区100Mbps及以上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97.3%,居全国第三位,1000Mbps及以上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0.8万户;宽带用户月户均速率达137.1Mbps。流量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宁夏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8G,居全国第四位。网络降费方面,截至“十三五”末,移动流量资费水平2.4元/G,较“十二五”末下降96.1%。
电信普遍服务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十三五”期间,完成两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累计投资16.48亿元,获得国家补助资金2.92亿元。两批项目共完成1336个行政村通光纤和2197个4G基站建设,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地区宽带平均速率达50Mbps以上,4G网络平均速率达12Mbps以上,农村宽带用户普及率达73%。深入推进网络扶贫,出台贫困户专属套餐“扶贫通”,服务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万贫困群众让利3300万元。
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积极贯彻落实共建共享相关要求,强化集约统筹建设和存量资源共享。“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建铁塔4939座,共享铁塔6884座;共建杆路182公里,共享杆路469.65公里;共建管道45公里,共享管道88.18公里;新建站址共享率达56.5%,节约通信用地370多亩。节约投资17亿元,实现资源整合复用、节能减排的目标。
2.信息通信网络持续演进升级。
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截至“十三五”末,全区移动通信基站达5.3万个,较“十二五”末增长111.3%;4G基站达3.45万个,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建设5G基站4082个,基本实现全区主城区和重点场所的5G网络覆盖;逐步开始对2G/3G基站清频退网。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规模大幅增长,端口数达550万个,较“十二五”末增长177%;FTTH/O端口数达543.2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从“十二五”末的77.4%提升至98.8%,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
骨干网持续优化升级。骨干网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光缆线路总长度达26.9万公里,是“十二五”末的2.4倍;互联网出省带宽达4.44Tbps,是“十二五”末的8倍;LTE网络、固定网络、递归域名解析服务器等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持续优化,端到端贯通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在宁夏中卫市开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中卫成为继杭州、深圳后全国第三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城市。
大数据中心快速发展。截至“十三五”末,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大脑、创客超算6个数据中心已建成投运,中国电信一期、亚马逊二期、美利云二期、炫我科技一期、爱特云翔一期等数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建设,推广绿色节能技术,降低运行成本,数据中心机房面积达25万平方米,服务器总装机能力达50万台,上架率超过60%。大数据中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数据中心用户涵盖政府及奇虎360、浪潮、美团等企业。
物联网和感知设施快速普及。移动物联网由2G/3G网络加速向4G/5G/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迁移,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共建成NB-IoT网络基站4685个,实现NB-IoT网络全区覆盖,覆盖水平居全国前列。物联网感知设施在水、电、天然气类抄表及畜牧业、农业等生产生活场景开展部署应用,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11.8万个,是“十二五”末的3倍。
3.改革和监管成效进一步显现。
行业改革大步推进。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完善办事指南、简化企业申报资料、推广电子证明材料,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材料缩减一半,审批时长缩短三分之二。积极推动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务市场,区内民营资本经营电信业务企业达99家。三网融合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成果显著,全区IPTV用户达232.8万户,广电网络公司发展固定宽带用户达18.7万户。全面实现“携号转网”,累计携转用户达3.69万户。
行业监管成效良好。完善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价体系,拓展“双随机、一公开”,落实电信业务经营信息年报和公示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应用及联合奖惩机制,实施全流程信用监管。积极开展行风纠风检查,深入推进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治理,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持续推进校园电信业务市场整顿和商务楼宇宽带接入市场联合整治行动,不断提升用户投诉处理及时率和满意度。全面落实防范网络诈骗和电话实名制、网站实名制工作要求,电信用户实名率达99.5%,网站备案率达100%。
4.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拓展创新技术手段,建成“宁夏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APP)安全监测监管平台”,提升APP监管能力;建设“宁夏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工业互联网检测预警和处置能力。组织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做好网络安全威胁治理,累计甄别疑似违法违规网站3.9万个,配合相关单位治理涉黄涉赌、涉嫌诈骗等违法违规网站286个。开展互联网网站安全、网络数据安全和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全区1.1万个网站备案信息核查、251个备案网站安全漏洞监测、24款本地开发应用APP的技术检测,提升全区网站和APP总体安全水平,有效净化互联网网络空间环境。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建设“宁夏应急处突信息精准定向发布平台”,为全区应急管理、应急处突等工作提供精准定向服务。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区党政机关、定点医院、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通信保障,保障各类专线6万条,累计发送公益短信、重点提示短信30亿条,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发5G云会议视频指挥系统、5G云视频会诊系统等应用,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疫情防控调度、信息发布、助力专家开展远程确诊病例医疗会诊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5.融合赋能各领域发展作用初显。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行业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建成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宁东基地及宁煤集团、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等相关企业对接,开展企业内外网改造,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已覆盖17个县区,贺兰、中宁、青铜峡入选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推动医疗机构上云、建设医疗卫生专网,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多项“5G+智慧医疗”试点应用。助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完成超过2000所学校宽带接入能力建设,全区中小学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
全区信息通信业“十三五”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无法完全满足新基建和数字化社会需求,还需加快网络和数据设施部署。二是基础电信企业网络转型、云网融合深度不足,面向分行业多场景应用的灵活、高效、可定制网络支撑能力仍存在短板。三是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程度还不够,技术和数据等要素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产业创新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行业监管水平需持续创新,与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适应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亟需增强,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无处不在的安全风险。
(二)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全面迈向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五年,也是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五年。宁夏信息通信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和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统筹发展、管理、安全的更高挑战。宁夏信息通信业需要继续发挥引领和支撑关键作用,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宁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多重战略机遇叠加,行业发展外部空间广阔。宁夏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信息网络是连接世界最便捷最高效的纽带,信息通信业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落实发展战略、推进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引领和支撑。“十四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应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增强创新和融合引领能力,加快转型发展,围绕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生活和数字化治理新空间,构建具备宁夏特色的应用场景,推进典型应用试点示范,全面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升级。
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叠加融合发展,触发巨大的应用创新和商业突破。随着5G标准不断成熟,以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连接优势,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正在加速构建云、管、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面向数据要素的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应用等整体数字能力大幅提升,5G/千兆光网+AI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融合创新应用场景不断落地。“十四五”期间,宁夏信息通信业需要全面推进5G、千兆光纤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数据设施发展,同步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夯实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创新各类业务产品,满足需求、引领消费。
数字化治理深入推进,行业监管面临新的发展要求。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创新,将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行业边界日趋模糊,基于技术、业务和网络进行分类的传统监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行业监管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目前,依托传统电信监管力量履行互联网行业管理,在技术业务快速变革、属地化管理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体系不完善、队伍力量不足、技术手段有待提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十四五”期间,宁夏信息通信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的研究,加强监管手段建设,加快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网络信息安全挑战日益严峻。随着网络安全与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国际竞合博弈深度交织,网络空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网络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进程的加快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创新和快速普及,工业控制系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日渐凸显。后疫情时代现实和数字世界相融共生,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线上生产生活方式日趋成为主流,网络攻击、安全漏洞等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向现实世界渗透,网络安全成为事关经济社会稳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大规模跨境服务和数据流动导致数据和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前所未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宁夏信息通信业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敏锐识别防范网络安全攻击,系统谋划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网络安全风险,不断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信息通信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强化底线思维,加速建设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与全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的试点示范应用场景,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同步统筹推进行业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为新时期“数字宁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通信保障,引领和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统筹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作用,完善规划布局,引导信息通信业发展方向。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统筹推进区域、城乡、行业间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鸿沟”,系统推进信息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
场景驱动,建用协同。聚焦宁夏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重点应用场景,做好试点示范,强化引领带动作用。拓展成熟技术、成熟场景覆盖面,形成建用并举、以用促建的良好生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创新监管,协同共治。创新业务监管手段,研究和探索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业务监管举措,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主动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协同监管机制。
安全可控,多维防护。强化部门协作和政企合作,推进安全技术、能力和信息共享,构建安全风险联防联控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为应对应急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通信保障联动支援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应急处置部门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响应。
(三)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整体水平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排名,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互联、泛在感知、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服务新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全面提高,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实现跃升,网络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新时期“数字宁夏”建设。
网络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建成5G基站3万座,基本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农村地区一网托底的5G网络覆盖格局,千兆光纤网络实现城乡基本覆盖。建成宁夏(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互联网网络性能和服务能力显著改善,省际出口带宽达15Tbps。IPv6流量规模大幅提升,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70%。低中高速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全面形成,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000万个。
数据设施服务能力领跑西部。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宁夏中卫)节点,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绿色低碳、云边协同、算网融合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72万架,数据设施服务能力领跑西部省份,成为服务全国的西部算力高地。
新技术赋能各领域不断深入。5G、人工智能与工业、农业、文旅、教育、医疗、生态、社会治理等领域融合不断深入,打造5G重点行业应用场景5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充分发挥作用,助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应用链、数据链和价值链,标识注册量达2000万。
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实现跃升。“以网管网、全网联动”能力基本形成,行业监管手段全面增强,行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新型行业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用户权益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用户权益保障通道畅通、响应及时,互联网和电信用户权益保障有力有效。
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面向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安全保障能力初步具备,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一体化协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表1 “十四五”宁夏信息通信行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总体 规模 | 1 | 电信业务总量(2019年不变单价) | 亿元 | 89.3 | 650* | 预期性 |
2 | 信息通信业累计收入 | 亿元 | 314* | 320* | 预期性 | |
3 |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 | 亿元 | 110* | 125* | 预期性 | |
基础 设施 | 4 | 5G基站数 | 万个 | 0.4 | 3 | 预期性 |
5 | 10-GPON及以上端口占比 | % | 15 | 50 | 预期性 | |
6 | 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 | 万架 | 3 | 72 | 预期性 | |
7 | 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 | Tbps | 4.4 | 15 | 预期性 | |
8 | 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 | % | 8 | 70 | 预期性 | |
应用 普及 | 9 | 5G用户普及率 | % | — | 56 | 预期性 |
10 | 千兆宽带用户数 | 万户 | 0.8 | 50 | 预期性 | |
11 | 月户均移动数据流量 | G | 16.8 | 50 | 预期性 | |
12 | 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 | 万个 | 111.8 | 1000 | 预期性 | |
13 |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 | 万个 | 200 | 2000 | 预期性 | |
14 | 5G虚拟专网数量 | 个 | — | 200 | 预期性 | |
15 | 5G应用场景数量 | 个 | — | 50 | 预期性 | |
普惠 共享 | 16 | 行政村5G通达率 | % | — | 80 | 预期性 |
17 | 电信用户综合满意指数 | — | >82 | 约束性 | ||
注:带*的为连续5年累计值。 |
三、发展重点
(一)夯实新基础,超前部署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1.全面推进5G网络部署。加快5G独立组网(SA)网络规模化部署,加快打造高中低频协同、宏微互补、室内外协同的5G精品网络,适时开展5G毫米波网络建设。拓展5G网络覆盖范围,加强重点场所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重要交通线路沿线5G网络连续覆盖。支持5G接入网共建共享,推进5G异网漫游,逐步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移动通信网络格局。优化重点产业聚集区、厂矿等场景5G覆盖,推广5G虚拟专网建设。加快2G/3G网络减频退网,统筹4G/5G网络协同发展,引导存量用户向5G网络迁移。聚焦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等生态保护区,推进5G与低频宽带卫星通信协同,构建天地一体化无线覆盖网络。
专栏1 5G网络覆盖工程 |
1.建设覆盖城乡的5G网络。加快5G网络覆盖,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5G网络,5G基站数达3万个,5G网络覆盖水平与4G基本相当。2.打造高质量5G网络。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政府机关、商业中心、交通枢纽、三甲医院等重点区域的5G网络部署,打造5G精品网络。3.提升旅游景区5G覆盖能力。加快推进六盘山景区、西夏王陵等3A以上旅游景区的5G网络覆盖,打造优质可靠的5G泛低空网络服务能力。4.优化交通沿线5G网络覆盖。跟踪包银高铁、中兰高铁、宝中铁路中宁至固原段扩能、银昆高速太阳山至彭阳段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进程,争取5G网络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对信号覆盖薄弱的铁路、道路沿线进行补盲,实现沿线网络信号的连续覆盖。5.推广5G行业虚拟专网。推动工业企业、厂矿、园区构建5G行业虚拟专网,构建“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矿山”“5G+智慧电力巡检”等5G示范应用场景。到2025年建设5G虚拟专网200个,5G示范应用场景超过50个。 |
2.加快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加快推动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设备规模部署,推进“千兆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老旧住宅小区和商务楼宇接入网能力升级改造,实现全区乡镇及以上区域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农村地区按需覆盖。完善产业园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加快千兆业务发展,推动赋能自治区九个特色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促进千兆应用融合创新。推动全光接入网向用户侧延伸,按需开展用户侧接入设备升级,满足4K/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云游戏、全息等家庭高带宽业务需求。鼓励在自治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重点产业园区探索万兆宽带网络试点。
专栏2 千兆光网建设工程 |
1.“双千兆”城市建设。开展“千兆城市”建设,在城区及重点乡镇区域规模化部署10G-PON设备,农村地区按需部署10G-PON设备,满足用户千兆接入需求。引导宽带用户加快向千兆光纤宽带业务迁移。到2025年实现10G-PON宽带接入端口占比达50%,千兆用户达50万户。2.“智慧家庭”集成应用示范小区建设。在全区范围内选取5个-10个小区开展智慧家庭试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村行政村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全面满足家庭云、AI家庭助手、VR/AR、云专线、4K/8K超高清视频等智慧家庭应用的发展。 |
3.优化骨干网性能和效率。持续优化骨干网网络架构,推进自治区骨干网、城域网扩容升级,推进一、二级干线和本地光缆协同规划,适时部署200G/400G等超高速骨干光传输系统,构建大带宽、高可靠、智能控制的光传输网络。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网络规划、设计、运维等环节应用,提高网络智能化运维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下沉。积极引入IPv6分段路由/以太虚拟私有网络(SRv6/EVPN)等新技术,提升骨干网资源和流量智能调度水平。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推动IPv6规模化应用,持续扩大IPv6活跃用户和网络流量规模。加快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项目建设和扩容升级,有效疏导各类接入主体网间流量,提升宁夏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能力。
专栏3 骨干网优化工程 |
1.高速率光传输网络建设。推进自治区骨干网、城域网扩容,升级部署200G/400G等超高速骨干光传输系统,构建大带宽、高可靠、智能控制的光传输网络,到2025年实现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15Tbps。2.持续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IP骨干网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的IPv6网络质量,推进数据中心、云平台、CDN、用户终端等设施的IPv6升级改造,提升行业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浓度。到2025年全区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70%。3.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工作,搭建交换平台及配套的安全平台,为基础电信企业、本地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数据中心/内容分发服务商、云服务商等提供便捷的网间互联互通服务。同步建设交换中心质量与安全监测系统,保障交换中心高质量、安全稳定运行。 |
4.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建设高、中、低速全系列移动物联网网络,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优化NB-IoT网络在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满足数据采集、无线抄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低速率场景需求。提升4G(含LTE-Cat1,速率类别1的4G网络)/5G网络对物联网应用支撑能力,满足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视频)、车载通信娱乐等中高速业务场景需求。围绕产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三大方向,推动物联网向规模化发展。
专栏4 移动物联网全面部署工程 |
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LTE-Cat1和5G迁移,推动银川市、石嘴山市加快部署移动物联网传感设备,鼓励银川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石嘴山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建设,推动物联感知数据与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赋能城市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到2025年全区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000万个。 |
5.提升农村网络设施水平。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逐步扩大农村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推进特色小镇、国家级农业高新区以及村委会、卫生所、学校等公益机构的千兆光纤网络升级改造。加快推动低频5G网络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构建4G与5G网络协同的农村移动宽带网络。支持利用卫星互联网等其他无线接入手段为偏远地区用户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并重,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农村新应用新业态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栏5 电信普遍服务工程 |
积极争取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落地,持续优化行政村4G网络覆盖,适时推动农村人口聚居区、学校、医疗机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乡村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景5G网络建设。到2025年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超过80%。 |
6.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协调机制,深入推动5G网络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各类重点场所室内分布系统及其他电信配套设施统一协调、统一进场,降低电信设施建设入场难度和成本。推动已有杆路、管道以及直埋光缆、干线光缆、基站接入线路等传输资源开放共享。积极推动多功能杆柱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推动“多杆合一”“一杆多用”。
深入推动产业链节能降耗。加快现有网络老旧高耗能传统设备退网或升级改造,强化绿色准入,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门槛,新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全面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设备。积极发展云数据中心,推进虚拟化、弹性计算、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应用,提高IT设备利用率。强化绿色设计,推广整机柜、模块化等先进技术,提高数据中心部署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网络运维中应用,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助力网络降本增效。
专栏6 5G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1.5G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深化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电信联通5G网络共建共享,支持广电网络公司和移动公司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2.5G多功能一体化杆塔建设。推进铁塔基站、路灯、监控、交通指示、电力等各类杆塔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和统筹利用,配合做好全区5G智慧灯杆标准制定和建设,为感知终端、移动基站及网络传输设施预留可扩展的挂载空间和管线接口。 |
(二)锻造新要素,加强统筹全区大数据设施布局。
1.推动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发挥西部云基地自然风冷等优势,加快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吸引大型数据中心落地。强化现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合,依托西部云基地和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继续推动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其他各地级市以满足本地算力需求为主,发展中型及以下边缘数据中心,形成空间集聚、布局合理、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心发展格局。推动企业提高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节能技术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值低于1.3。
2.构建多层次算力资源体系。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支撑,加快构建“云、边、超、智”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宁夏)枢纽节点,继续在中卫、银川等数据中心集聚区建设可弹性扩展、资源灵活调度的云计算中心,按需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和边缘网关。积极争取并推进国家超算中心建设,提前规划和布局智能计算中心,加速现有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打造西部乃至全国算力高地,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跨区域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基础算力支撑。推动数据存储向数据应用转变,积极引进、承接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大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落户宁夏,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园和灾备基地。
3.促进网络与数据中心协同。完善“内通外联”的数据中心直连体系,构建区域级、分层次、毫秒级时延圈,实现算力资源灵活、高速、安全调配。加快建设一批长距离、高速率、跨区域网络直连通道,实现宁夏至其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高速互联互访,实现区内算力资源至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跨区域、大规模调度,助力“东数西算”。优化宁夏至西北、西南、华中方向的传输路由,升级与周边省份的直达链路。推进区内骨干网建设扩容,助推数据中心与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连接,促进跨网、跨企业数据交互。
专栏7数据设施建设工程 |
1.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低时延通道构建。充分利用交通线路、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现有传输线路等资源建设中卫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区域的直达链路,建设与全国其他节点集群城市的单向20ms时延网络;升级西部周边省份的链路网络,打造辐射周边省份的单向10ms时延圈;围绕银川、中卫核心节点实现省内数据中心直连,打造5ms省内时延圈。2.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大型、超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重点推动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省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中国联通宁夏分公司中卫数据中心扩容工程、中国移动宁夏公司数据中心二期项目、亚马逊中卫云计算中心二期项目、美利云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炫我科技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人民网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建设大型数据中心10个以上,服务器机架数超过72万架。3.边缘计算设施布局。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利用各地级市的汇聚机房、接入机房改造或新建中小型边缘数据中心,承载本地边缘计算、低时延业务,推动边缘计算平台、边缘网关、CDN节点向县区下沉。 |
(三)拓展新业态,切实提高全流程服务供给能力。
1.推进业务融合强服务。推广新业务、新产品和新服务模式,构造全新的数字生态体系。积极推进5G、千兆光纤+视频、VR/AR、无人机/机器人、行业虚拟专网、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AICDE集成等行业级产品应用成熟,构筑创新产品新高地,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聚焦各行业应用需求,构建直播与监控、智能识别、远程控制、精准定位、沉浸式体验等通用能力,在政务、交通、能源、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打造更多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
2.提升数字水平强服务。提升企业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水平,利用AI等技术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网络运维能力。推进网络数智化转型,实现业务开通敏捷化、服务可视化,增强数字化交付能力。深化云网能力开放,拓展网络创新能力,加快网络产品创新和云网产品研发迭代。构建云网安一体安全体系架构,推进网络安全产品云化、服务化、智能化。完善5G虚拟专网解决方案,推广移动边缘计算(MEC)等新技术,满足行业用户安全、可靠、低时延的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优化,促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无障碍升级。
3.增强创新能力强服务。积极探索服务方式创新,加快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提供通用应用创新服务。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软硬件厂商、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个人开发者构建产业生态,协同开发面向各类场景的应用产品。加强跨领域融合创新,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试点示范和建设部署,培育新业务新动能。
(四)强化新赋能,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
1.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支撑“数字孪生+生态”体系建设。结合生态立区战略,利用低频5G网络、物联网、高分遥感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技术,构建覆盖全区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加强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一河三山”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黄河水文、水质、水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等监控、监测预警、预防,全面提升生态保护智能化水平,筑牢祖国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海量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提升预警和分析决策效率。运用“5G+AI”技术,依托视频监控手段建立视觉要素并进行关联分析,构建弹性生态管理指标,将生态红线刚性规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
提升环境保护和监测智能化水平。综合运用物联网、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量子点光谱传感等技术,加快实现城镇、交通道路、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和工地等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和污染处理管网的全覆盖、全收集,实时采集污染排放、生产与治污设施运行状态等数据,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采用视频智能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废气废水排放自动识别、动态预警、自动报警、分级推送、精确定位等,为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撑。加强环保数据与水利、林业、公安等政府机关以及社会机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全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应急处置和公共服务能力。
专栏8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 |
采用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铁塔高空视频监控和热成像、可见光、激光、滤光等国内先进监控手段,与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原有低点位监控相互配合,对堤岸、滩区、水面、河道、闸口、排污口等实现3公里-5公里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实现沿河干流、支流的河道、砂石盗采、沿线排污口、垃圾倾倒、河流沿线违法开垦等行为实时监控、动态预警、自动报警、分级推送、快速定位、及时管理。 |
2.促进重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工业制造数字转型。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良好生态,助力制造强区。围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建设改造具有物理隔离特效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高品质企业外网网络。加强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利用5G、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推广以虚拟专网、混合专网为主的网络建设模式,推进宁夏(吴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九个特色产业中的应用。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创新,打造链网协同的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向重点行业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
助力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聚焦优质粮食、枸杞、草畜、瓜菜、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优质粮食产业,推动物联网、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等技术应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程监控、精准管理。针对枸杞、肉牛和滩羊的精准化生产需求,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枸杞小产区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中应用。推动物联网感知在设施蔬菜和露地冷凉蔬菜产业中布局推广,推进全区瓜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酒庄基地一体化为基础,推动区块链、物联网、标识在酿酒葡萄标准化基地、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广泛应用,助力打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产区品牌。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全区旅游景区移动网络全覆盖。推动文化旅游与4G/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推广“5G+智慧旅游”特色旅游应用,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实现质的提升。以智慧旅游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市县提质增效。鼓励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双千兆”网络全覆盖,鼓励企业与文化场馆合作,探索VR/AR、人机交互、全息影像等沉浸式互动体验,发展云直播、云看展、云游览等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基于企业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限量、预约、错峰”旅游。
专栏9工业互联网建设工程 |
1.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支持以宁夏(吴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核心,在银川市、石嘴山市等工业园区就近设立标识应用创新“飞地”,形成“解析在吴忠、应用在全区”的工业互联标识应用格局。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基于标识服务的关键产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创新。到2025年全区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达2000万。2.推动企业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利用5G、工业无源光网络、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网络升级改造,在电力、石化、有色等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标杆企业。3.提升园区和重点企业外网环境。结合全区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吴忠金积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及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到2025年全区重点工业园区基本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 |
3.助力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支撑智慧教育建设。优化升级宁夏教育专网,推进5G、WiFi6、IPv6规模化部署,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学点接入带宽,推动网络万兆到县区、千兆入校园、百兆进班级,构建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教育网络,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弥合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助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
助力智慧医疗建设。结合全区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建设,实现全域医疗健康信息专网接入所有村级以上医疗机构,为全区五级远程医疗服务提供网络保障,助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推动全区县级以上医院光纤宽带网络全面升级和5G网络深度覆盖,运用5G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为远程医疗提供更优网络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接入能力,优先实现全区三甲医院千兆光纤网络覆盖。推进基础电信企业与具备条件的医院开展“5G+智慧医疗”示范,推广5G急救车、5G+VR+MR的多机位远程手术直播、5G远程诊断、5G远程监护等应用,创新“5G+智慧医疗”新模式新应用。
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依托高速公路ETC门架、监控等附属设施,加快道路沿线5G网络覆盖。推动蜂窝车联网(C-V2X)与5G网络、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统筹建设,加快在主要城市道路规模化部署,探索在部分高速公路路段试点应用。配合青银高速机场段智慧高速试点、银川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等项目,推动开展车路协同道路侧基础设施改造,推动车联网应用,加速车联网终端用户渗透。
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参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建设,提升政府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公安部门合作,建设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助力打造“平安宁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公共安全治理由粗放向精细、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与市政管理部门合作,推广部署城市感知设施,消除城市管理盲点和死角,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四)提升新监管,健全完善新时期行业管理体系。
1.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精简审批、优化流程,适时推行电子证照,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强化全程网办,推动行业管理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实现“宽严相济”。建立信用积分机制,完善电信业务经营失信和不良名单制度,配合自治区开展社会信用体系联合建设,实行市场主体量化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对失信和不良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接入、经营和宣传行为,对校园电信市场、商务楼宇宽带接入等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电信用户申诉受理工作,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2.创新技术监管手段。强化互联网基础管理、数据资源管理和拓展工业互联网资源管理,推进以“5G+”“互联网+”为核心的监管转型,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业务监管举措,构建“以网管网、全网联动”的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针对5G时代的新业务、新服务、新业态,构建覆盖各类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全行业服务管理体系。加强电信业务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服务指标、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满意度等监测,完善对网站、小程序、APP及自媒体等互联网业态的监管手段。构建覆盖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的全行业服务监管体系和服务质量实时监测机制。持续推进备案系统优化改进,推广ICP备案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电子化核验。
3.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打造电信服务质量多元共治模式,定期监测电信市场服务质量。督促全行业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以高水平信息通信服务满足民生新期待。加强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服务质量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采取暗访体验、问责督办、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及时做好携号转网、异网漫游等方面的投诉申诉处理,畅通用户投诉渠道,提高客服响应速度和投诉处理效率,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解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
4.全力保障用户权益。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构建政府监督、企业自律、媒体监督、社会组织和用户共同参与的综合监管格局。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严格规范接入企业的资质审批,加强企业对自身接入端口的管理,持续开展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治理,优化和推广“谢绝来电”等防骚扰服务。开展打击伪基站专项行动,提高定位发现、信息溯源的能力,打击信息诈骗的源头。开展对网络代理渠道核查,确保用户实名率100%。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深化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5.创新对外服务能力。推进宁夏通信大数据管理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通信行业运行监测,做好基础数据支撑工作,及时提供行业发展数据,服务行业监管决策。运用智能化手段为公安部门社会治安防控、侦查打击、反恐维稳等提供有力支撑。与气象、林业、交通、旅游、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开展合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支撑,助力宁夏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专栏10宁夏通信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据分析、清洗和挖掘,针对我区城市规划、交通旅游、森林防火、公安、安全等管理需求,进行职住模型、人口热力分布、交通拥堵、旅游偏好、灾备预警等分析,提供基于位置、轨迹、人口密度、流动趋势等精准数据挖掘和森林防火、防汛、气象预警、旅游、维稳、应急等信息的精准、定向、实时发布,支撑全区各部门“数字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
(五)保障新安全,着力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
1.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加快制定适应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信用等级机制和主体责任体系,落实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能力认证和监督检查。积极构建网络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跨领域、跨部门协作和政企合作,提高风险评估、检查测评、应急处理、数据恢复等安全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保护,持续完善信息通信设备安全审查制度,提升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
2.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推进基础电信企业实施重点通信设施多路由建设及容灾中心建设,提高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物联网基础安全管理,健全物联网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机制,构建物联网基础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宁夏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扩大平台安全监测范围、丰富数据应用,切实提升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各类病毒、漏洞等网络安全威胁的检测预警和态势感知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水平和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3.增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深入落实国家数据安全等法律制度,持续推进信息通信领域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数据安全风险动态监测和评估实践。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建立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和分类分级管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可控。加快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监测手段建设,强化重要敏感数据监测、数据泄露预警等能力。推广使用防泄露、防窃取等数据保护技术,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持续推进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整治,加强互联网网站数据和内容安全治理,提升网络和APP的总体安全水平。
4.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强化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建设,持续推进超级基站和防灾应急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建设,优化天空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完善宁夏应急处突信息精准定向发布平台建设,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气象、地震、公安等单位提供应急处突的精准定向信息服务,提升救援救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灾后处置能力。推动应急通信指令下发和上传管理机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互联网企业加入应急通信体系,建立企业应急通信保障联动支援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应急处置部门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响应。加强对突发事件中指挥调度的研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栏11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工程 |
完善宁夏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对全区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各类病毒、漏洞、攻击、篡改、木马等网络安全威胁的监测预警和态势感知,为工业企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实施目标绩效管理,健全规划实施及评价机制,严格考核,强化问责,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反馈,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加强各环节工作统筹协调,切实推动规划工作落实。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推进建立宁夏通信管理局与各地级市人民政府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选址、征地、小区进入、电力配套及环境评估等方面,共同开展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持续做好电信普遍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申报工作。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基础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扶持力度。完善行业市场开放政策,广泛吸引民营资本参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各类投资基金重点关注信息通信领域。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行业新技术和创新业务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能耗指标、用电成本、土地供应等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宁夏中卫)节点等重大项目推进。
(三)优化通信建设环境。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预留支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土地、线位、天面、频率等资源。明确公共资源开放流程,党政机关、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支持5G基站建设。积极推动公安、市政、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各类杆塔资源与通信杆塔资源双向共享和相互开放。协调地方人民政府推动自治区内高铁、轨道交通、机场及大型车站等交通干线与枢纽场站向基础电信企业及铁塔公司开放,支持基站建设,统一交通干线与枢纽场站收费标准。协调供电部门建立通信设施优先供电保障机制,按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需求,同步规划预留电力容量,加快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转供电改直供电,强化用电供应保障,积极推动5G基站用电纳入优势产业目录清单予以支持。
(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完善人才培训、考核、选拔和激励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和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等机构依托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加强信息通信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与员工岗级相对应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