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精选内容一览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12-02 22:08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12月2日《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有关工作。2、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 月面采样顺利实施。3、【“十三五”,我们这五年】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4、七部门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监管。5、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7.5%。6、助力脱贫攻坚 财税投入力度持续加大。7京沪两地地铁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有关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有关工作,维护自由贸易,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通过《政府督查工作条例(草案)》。

2.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月面采样顺利实施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随后开始进行月面采样。目前,嫦娥五号已经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正按计划进行月表取样。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将为我国未来的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3、【“十三五”,我们这五年】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有一亿多农村老年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将养老扶持政策和资金向农村倾斜,构建起村、乡镇、县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网络。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巡访制度全面建立。各地探索“时间银行”“积分超市”等互助服务方式,依托村“两委”、老年协会、志愿者等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在河南省新县戴畈村,每天早上8时30分,由村里留守妇女组成的孝心护理员团队就开始上门为特困、空巢老人服务。

“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支持农村养老设施建设与改造。目前全国农村共有各类养老机构两万多个,位194.6万张,90%以上的农村养老机构有了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能力。在江西省兴国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中心不仅保障了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还填补了过去县里没有失能老人照护机构的空白。

县级失能老人供养中心兜住农村特困、失能老人的保障底线。在乡镇一级,“十三五”期间,各地通过提升改造,推动乡镇敬老院向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在四川省邛崃市,利用乡镇敬老院平台,通过一张养老电子地图,就可以为周边老人提供精准化的订单服务。

依托乡镇敬老院的区域指导和服务辐射功能,“十三五”期间,农村幸福院、颐养之家等村级互助养老设施建设也全面推进,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0.8万个村级互助养老设施。在山东省滨州市姑子庵村,村里将闲置多年的废弃坑塘改造成了幸福院,为村里老人互助养老提供了平台。

4、七部门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监管

今天(12月2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3年,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原则上均实现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监管格局基本建成。

5、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7.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12月2日)发布,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7.5%,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除铁路运输业略有回调外,其他行业均保持回升,尤其是快递快运业再创年内新高。


“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序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救助供养统一为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截至目前,高龄津贴制度覆盖1500多万8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1335万经济困难老年人纳入农村低保,全国367万农村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

6、助力脱贫攻坚财税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在今天(12月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2020年,每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今年达到1461亿元,发挥了精准扶贫资金主渠道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出台六大类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农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7、京沪两地地铁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

从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范围包括两地所有地铁运营线路和车站。市民可使用北京“亿通行”和上海“大都会”手机乘车软件在对方城市乘坐地铁。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