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 上市主要风险分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11-11 16:29
分享:

本次上市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一)产品及技术研发风险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处于消费电子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加强,计算机及影像视觉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影像设备的功能及娱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内的品牌供应商需要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更新迭代,推出外观精美、功能强大及适用场景多元化的产品,以巩固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由于新技术的研发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并根据对未来市场的分析预判提前进行布局和投入,若公司对未来市场趋势预判失误,或新技术、新产品未达预期,将会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核心技术泄露风险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优势以及持续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是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为保护核心技术,公司通过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规范化研发过程管理、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保护等保护措施防止核心技术泄密。以上措施无法保证公司的核心技术不会泄密。如果公司核心技术遭到泄密,或将导致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对公司未来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所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行业经验丰富、结构稳定的研发团队,高水平研发人才是公司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为210人,占员工数的比例为46.15%。目前,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相比,高端研发人才相对稀缺,同时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技术人员流失时有发生。未来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且未有合适替代者,则可能会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一)境外经营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2,065.75万元、19,385.79万元、40,830.51万元和23,609.7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6.17%、75.35%、69.82%和67.38%。2019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中资企业国际市场业务开拓出现阻力,2020年日本、美国、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相继爆发,上述因素都使得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不确定性增加。此外,在后续的海外市场竞争中,不排除因国际市场产品设计理念及技术发展状况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未来国际市场业务开拓不顺利或未能达到预期,将影响公司国际市场业务发展。

(二)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计算机及影像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影像设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内各大厂商间竞争激烈。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展业务范围。如果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提升,将导致公司在细分市场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市场份额减少、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核心竞争优势丧失的风险。

(三)外协加工生产的风险

公司为更好地聚焦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销售等高价值产业环节,在生产环节主要通过与加工厂商合作的模式进行外协生产。报告期内,公司外协加工费用分别为857.44万元、1,162.00万元、2,478.35万元和2,394.63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11.07%、9.34%、9.22%和12.58%。公司通过外协加工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外部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如果委外厂商无法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或公司与委外厂商合作发生摩擦而不能及时切换委外加工方,则可能导致产品供应的延迟或产品质量的下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要原材料供应中断风险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IC芯片、镜头模组、结构件等,因直接材料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较高,产品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此外,芯片作为公司重要原材料,构成公司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报告期各期,公司芯片采购金额分别为2,563.09万元、4,650.74万元、12,054.87万元和5,912.60万元,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2.02%、36.56%、39.04%和32.61%。公司的核心芯片主要是采购索尼、安霸等国际品牌,并且可替代性较差,未来如因特殊贸易原因导致相关国外供应商停止向公司出口芯片,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新冠疫情导致的经营风险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零售业和旅游业等。公司供应商及客户受到疫情影响复工时间有所延迟,对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逐步消退。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尚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若未来部分地区疫情持续蔓延,公司在该区域的产品的推广、销售等市场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六)业绩下滑甚至亏损风险

公司业绩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包括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宏观经济等。如未来公司新产品、新技术不达预期,全球新冠疫情进一步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逐年下降,都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上述外部因素的变化均可能使得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面临下滑的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发行当年营业利润下滑50%甚至亏损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一)毛利率较高无法维持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1.37%、51.71%、54.10%和45.70%,公司毛利率在行业内保持较高水平,主要系通过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所致,但销售渠道的开拓、产品系列的丰富、汇率波动、上下游市场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均可能对公司的产品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公司若不能持续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或者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采购成本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将使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二)存货管理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369.74万元、4,975.12万元、11,280.93万元和13,245.71万元,其中,公司原材料及委托加工物资合计占存货比例分别为65.61%、45.64%、65.77%和61.06%。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需提前储备生产所需重要原材料,且委托加工物资存放于委外加工厂仓库,若公司存货管理不善,出现损失或损害等情况,将造成公司财产的直接损失,进而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若公司重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而公司储备量较大,则可能出现存货跌价的风险。

(三)销售费用大幅上涨对发行人业绩影响的风险

公司通过入驻亚马逊、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同时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随着销售渠道的增加、营业收入的增长,销售费用也随之增加,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0.68%、22.91%、20.20%和13.74%。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销售费用将随之上涨,如公司不能有效控制各渠道销售费用,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