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上市主要风险分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10-27 09:30
分享:

(六)公开招标中竞标失败的风险

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向中国境内各区县级疾控中心销售非免疫规划疫苗须在相关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开招标程序中中标,从而获得进入省级市场的资格。如果公司在公开招标过程中未能参与投标或中标,公司将无法向有关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销售产品,进而对公司的销量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七)对第三方推广服务机构管理不善的风险

公司通过聘请第三方推广服务机构协助公司进行专业化的市场推广,并已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推广服务机构的甄选、日常监督和考核。同时,公司与第三方推广服务机构签署具有约束性的合作协议,以规范其推广活动。但如果该等第三方推广服务机构超出约定的服务范围、未能以公司预期的方式推广公司的产品、无法维持必要的业务资质或存在其他不符合公司要求的情况,则公司产品的销售及使用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对公司的声誉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八)“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对于2020年秋冬季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及教育部办公厅也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建议高等学校和托幼机构师生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有助于让患者不因合并感染流感而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减轻在流感季节中新冠和流感双重感染给医疗系统和诊疗工作带来的负担与困扰。2020年以来,公司产品销量与销售收入继续增长,未出现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对产品销售推广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2020年1-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受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地区的疫苗接种出现受限情况,公司疫苗产品销售的配送运输也存在一定障碍,但上述情况未对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整体经营业绩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同时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复工复产的时间及部分采购物料到货时间有所延长,造成公司启动生产的时间有所推迟,影响了公司的制剂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情况。随着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上述不利影响已得到改善;但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的继续蔓延以及在未来可能存在的持续爆发趋势,可能导致公司采购原材料到货时间延长,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内部控制风险

(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控制失当的风险

公司控股股东及共同实际控制人余军和张良斌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85.5676%的股份,具有绝对控制权。公司控股股东能够通过行使股东大会表决权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如公司战略、对外重大投资和利润分配等。尽管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等措施来防范不当控制的风险,且自公司设立以来,亦未发生过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但公司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通过行使股东大会表决权施加不当影响,可能会损害公司公众股东的利益的风险。同时,余军与张良斌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双方以一致行动人的身份参与公司决策。但如果未来双方一致行动关系发生变化,则可能对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拓展及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公司需及时完善能够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管理和治理体系。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随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将会对公司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制约。同时,如果未来公司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未能按照法律法规或公司内部制度执行经营相关事项,则可能为公司经营稳定性和合规性带来风险。

五、财务相关风险

(一)公司尚未盈利并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实现了商业化销售,但该产品尚未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3,352.77万元、-2,952.83万元、-2,017.36万元和5.53万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2,152.24万元。公司报告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自2008年设立以来即从事疫苗研发,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公司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及2020年6月进行员工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费用等,导致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2019年11月,公司首个产品实现上市销售,并在2020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可能仍会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前仍存在未弥补亏损,拟由本次发行及上市后的新老股东按照发行后的股份比例承担。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如公司实现首发上市时仍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则可能会继续存在并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形。而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还将造成公司现金流紧张,对公司资金状况、研发投入、业务拓展、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等方面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二)公司预期未来需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盈利水平可能受到影响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主要产品(含在研产品)包括针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水痘、带状疱疹和肺炎疾病等5个适应症的10种人用疫苗产品,其中已上市产品1个、在研产品9个。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909.19万元、2,896.15万元、3,044.62万元及1,386.96万元。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研发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包括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完成新药注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开展I期临床试验等。随着公司现有9个在研项目的不断推进,公司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增加可能会使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三)可能触发退市条件的风险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未来在研产品的研发及主要产品配套生产线的建设需保持较大的投入,研发费用及折旧摊销费用将处于较高水平。尽管公司已有产品实现上市销售,但如果公司已上市产品的销售情况及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则公司的未盈利状态可能会持续,且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会继续存在。若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四个完整会计年度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2.4.2条的财务状况,即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含被追溯重述)为负且营业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于1亿元,或经审计的净资产(含被追溯重述)为负,则可能导致公司触发退市条件。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司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将直接终止上市。

(四)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99%,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于2008年12月设立后一直进行产品研发,自2019年11月起才首次实现产品上市销售。公司前期经营活动主要处于研发及试验生产阶段,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营运资金需求,主要通过股东及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导致负债规模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公司取得多家金融机构的银行授信,融资渠道稳定通畅,能满足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盈利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的净资产将稳步增加,资产负债率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尽管如此,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使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若公司经营资金出现较大缺口或债务到期后无法及时清偿,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五)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2020年6月末,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907.51万元。公司在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大,原因主要为流感疫苗销售具有随流感季波动的周期特征,且公司客户各地方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流程较长,公司一般给疾控中心4-6个月账期。虽然公司客户主要为信用资质较好的各区县疾控中心,基本能在账期内按时回款,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但是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较高的应收账款规模亦可能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一)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

在公司本次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包含有扩大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产能的建设投资项目。若该项目顺利建成,但未来公司因市场开拓不力、市场推广不达预期而引起流感疫苗市场份额大幅低于竞争对手,则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新增产能不能被及时消化,进而导致公司在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上所产生的回报较低。

(二)研发项目失败的风险

公司将较大比例的募集资金投入在研产品研发项目,由于疫苗产品具有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研发风险高等特点,如作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研发项目存在研发失败或者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公司在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上无法产生收入回报。

(三)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研发投入等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

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相关项目并完成后,固定资产折旧以及研发投入均会有所增加。一方面,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较大的资本性支出,新增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和设备,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每年将增加较大金额的折旧费用;另一方面,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也涉及较大的研发投入,在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将使公司未来年度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均有所增加。如果行业环境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项目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而同时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研发投入却存在大幅增加的情况,因此公司可能出现利润下滑、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下降的风险。

七、发行失败风险

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含)以下的,有效报价投资者的数量不少于10家;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有效报价投资者的数量不少于20家。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有效报价投资者数量不足的,应当中止发行。”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申购数量低于网下初始发行量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中止发行。”发行人在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有效报价不足或网下投资者申购数量低于网下初始发行量的情形,导致发行认购不足的风险。本次发行拟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选取上市标准为:“(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在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获准发行后的实施过程中,本次发行的发行结果将受到证券市场整体情况、投资者对公司本次发行方案的认可程度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市值条件不能达到前款要求而导致发行失败的风险。

八、股市相关风险

影响股市的波动因素较多,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业绩,还取决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国家与行业政策、市场流动性情况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上述因素都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产生波动,直接或间接对投资者产生损失。

九、前瞻性陈述可能不准确的风险

本招股说明书列载有若干前瞻性陈述,涉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业务发展目标、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预期或相关的讨论。尽管公司相信,该等预期或讨论所依据的假设是审慎、合理的,但亦提醒投资者注意,该等预期或讨论涉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不准确。鉴于该等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本招股说明书所列载的任何前瞻性陈述,不应视为公司的承诺或声明。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