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娄底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同比增长5.4%(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2-05 15:36
GDP
分享:

二、以进促稳,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

(一)“调结构”深入推进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经济发展结构向优。产业结构向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2.7%,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至36.3%,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规上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5.2%。投资结构向好。全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占全部投资比重74.7%、19.8%,分别比上年提高3.6、1.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向新。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6%,拉动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个百分点,占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4.1%、2.8%、1.6%,分别比上年提高1.2、0.9、0.7个百分点。

(二)“转动能”蹄疾步稳

坚持以“材料谷”建设为统领,紧扣“三钢三电”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市发展动能显著增强。产业生态加力培塑。全年“材料谷”聚集规上企业509家,实现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营收的82.3%。共签约引进“三电”项目73个,签约总金额达279.22亿元。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其中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2.2%,优势产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全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19.2%;1–11月规上现代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快于全部规上服务业2.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内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9%。“两业融合”扎实推进。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年全市新推进企业上云7844家、上平台917家,新打造智能制造企业86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25个、智能制造工位1682个;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网络化。随着两业融合深入推进,带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恢复向好,1-11月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9%,对全部规上服务业的贡献率达82.6%。科创实力明显增强。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5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1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218家、215家;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73%、41.9%。华菱涟钢、美程陶瓷列入首批省级创新联合体试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批首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三)“提质量”持续加力

扎实开展企业纾困扩能招商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为企业做强做优增添动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能不断聚集。经营主体更活跃。年末全市实有经营主体408485户,净增经营主体32691户;其中实有企业主体95104户,净增企业11615户。“个转企”净增778户;全年预计在库“四上”企业2597个,其中新增“四上”企业227户。民营工业企业加快恢复。全年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实体更有力。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65.57亿元,同比增长9.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303.41亿元,增长12.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8、3.4个百分点,连续3年居全省第1位,其中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等重点领域分别增长34.8%、15.6%、18.2%。区域发展更协调。成功纳入湘赣中南部地区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范畴;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县一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为2.09:1,比上年同期缩小0.04个百分点。

(四)“惠民生”不断深入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民生可感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物价就业总体稳定。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与上年同比持平,其中八大类商品“4涨3跌1持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建成就业帮扶车间451个。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91元,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26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4元,增长6.4%。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达286.58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7.7%,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34.8%、16.4%、8.7%。重点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全市省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0件37项全部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其中教育入学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可在“一网通办”和“湘易办”高效办成;6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特殊困难群体补贴救助标准连年提升。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