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3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83.1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57.8亿元,同比增长4.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1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粮食播种面积446.6万亩,同比增长3.4%;粮食总产量151.8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夏粮产量77.1万吨,增长13%;秋粮产量74.7万吨,增长1.6%。瓜果类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5.5%。畜牧业形势基本稳定。主要畜禽产品总产量28.5万吨。其中,牛肉产量同比增长1.9%;羊肉产量同比增长9.5%。
二、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六成以上行业生产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62.2%。制造业主动力作用凸显。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92.8%。主导产业快速增长。规上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8.2%、13.3%、9.2%。新产业培育加速推进。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3.7%、10.4%、10.1%。新产品供给加快产出。锂离子电池、充电桩、服务器、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3%、51.6%、32.4%、33.1%。
三、服务业加速回暖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不含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同)同比增长5.8%。其中,11月当月同比增长14%,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十大门类“八升二降”。全市规上服务业10大行业门类中,有8个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
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3%、6.6%。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0%,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高于全市投资增速。民生投资较快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2.1%,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5.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1%,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15.9%。新动能投资增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7倍、2.0倍。
五、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6亿元,同比增长4.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3%、14.4%。新型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6%。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照相器材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4.5%、35.3%、18.1%。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全市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城镇(4.6%)0.5个百分点。
六、金融、消费价格有序运行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9%。其中存款余额33072.0亿元,同比增长7.9%;贷款余额40227.6亿元,同比增长8.0%。
202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涨三降”。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9.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9%,衣着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0%,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
总的来看,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进一步提质提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