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AI眼镜行业重点企业
1.雷鸟创新
雷鸟创新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眼镜等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雷鸟创新在AR/VR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较大,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其产品在显示效果、交互体验等方面表现出色,如雷鸟V3 AI眼镜采用了先进的MicroLED+衍射光波导方案,实现了更高的光效和更轻薄的形态。
2.Rokid
Rokid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消费类产品的公司。Rokid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研发的AI大模型能够为智能眼镜等产品提供强大的智能支持。Rokid的智能眼镜产品注重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与知名眼镜品牌BOLON联合设计,外观时尚轻便,支持多模态AI大模型,能够实现语音控制、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
3.影目科技
影目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AR眼镜等智能硬件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影目科技的AI眼镜产品注重时尚设计和实用功能的结合,如INMOAIR3配备了高性能摄像头,支持多模态AI交互;INMO GO2专为商务场景设计,支持离线翻译,覆盖多种语言和口音。
4.闪电科技
闪电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闪电科技在智能硬件技术研发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其研发的AI记忆系统——Loomo OS,为AI眼镜产品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持。闪电科技的AI眼镜产品注重功能创新和用户体验,如闪极AI拍拍镜配备了16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1080P视频拍摄,融合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和音频功能,支持多模态AI交互,如语音控制、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
5.博士眼镜
博士眼镜是一家专业从事眼镜零售的连锁经营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化、个性化的眼镜产品和专业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探索智能眼镜新赛道,提供智能眼镜镜片的验配服务,为智能眼镜的消费群体提供视力矫正综合解决方案。2021年,博士眼镜与Rokid合作首发了Rokid Air AR智能眼镜,2022年与雷鸟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同时又和李未可科技战略合作推出了AI智能眼镜Chat。2024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镜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8348.44万元,同比下降14.4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收入7.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34%;隐形眼镜系列产品收入1.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97%;成镜系列产品收入1.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5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AI眼镜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层面支持行业发展
中国AI眼镜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国家补贴政策明确将其纳入数码产品支持范围,用户购买可享受15%的优惠,叠加地方专项支持,如深圳市计划到2026年推动AI终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政策扶持显著降低了消费门槛,加速市场渗透。同时,中国信通院启动行业标准化测试,覆盖七大核心模块,推动技术头部企业形成规范竞争,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AI眼镜技术突破呈现三大核心方向:端侧算力革命(如DeepSeek-R1模型性能逼近OpenAI o1)、交互革命(语音+手势+眼动多模态融合)与显示革命(光波导良率超75%,重量降至40克以内)。医疗领域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扫描预警、工业AR远程协作等垂直应用,消费端则通过高通骁龙AR2芯片实现80克轻量化设计,结合Micro-LED高亮显示技术,推动AI眼镜从“概念玩具”向“全天候穿戴设备”演进。
3.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大
AI眼镜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便捷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有望成为下一个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教育领域,AI眼镜能够为学生提供智能学习助手,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利用眼镜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医疗领域,医生通过AI眼镜能够快速获取患者的实时数据,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娱乐领域,用户将体验到沉浸式的游戏和观影感受,在年轻消费者中尤为受欢迎。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AI眼镜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