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形机器人专利分布
人形机器人在外形上拥有类似人类的肢体结构,全身关节较多且受力复杂,集仿生学原理和机器电控原理于一体,通过运动和动力组件配合智能感知、驱动控制技术,在不同环境中完成外界感知、双足行走、使用工具、行为交互等一系列任务。人形机器人技术分支可分成本体结构、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驱动控制、支撑环境五个主要模块。
从人形机器人各技术分支专利申请数量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已积累的技术主要集中在本体结构部分,专利申请数量达到7949件;驱动控制和智能感知的申请量紧随其后,分别达到4800件和4191件;核心零部件以及支撑环境技术分支的申请量较少,分别为927件和506件。
数据来源:人民网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占比达27.3%。广东排名第二,占比达18.9%。其次分别为浙江、江苏和上海,占比分别为14.7%、9.7%和5.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北京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机构数量大幅领先,包括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具有雄厚研究积累的高校院所。江苏、山东等地虽然当前开展深入研究的机构有限,但具有人形机器人研究潜力的创新机构数量较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