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绿色建造
着力创新驱动和应用引领,加快产业链建设,壮大优势企业队伍,落实“一核双翼多节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生态。到2025年,落地央企、强企不少于30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4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高效协作、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技术创新自主可控、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产业优势显著增强、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绿色建造产业体系,年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4.工业互联网
坚持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发展路径,双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产业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推进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5.现代物流
烟台市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统筹陆海联动、地空联动、内外联动,着力构建以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为动脉、以港口为中心、以区域性物流节(支)点物流园区为骨干、以重点物流企业为支撑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总体布局。以黄渤海新区为领建园区,蓬莱区、莱州市、福山区、龙口市为关联区市,规划布局四大物流功能区,依托黄渤海新区、蓬莱区、福山区打造产业链临港物流核心功能区,发挥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带动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生产服务型港口物流功能区,莱阳市、海阳市、栖霞市快递和冷链物流功能区,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商贸物流功能区协同发展,构建“海向、陆向、空向、管道”纵横衔接物流大通道,形成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格局。
16.工业设计
以建设世界“设计之都”和国家工业设计特色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依托,对标深圳、上海等国内城市和德国慕尼黑等世界工业设计一流城市,着力增强创新设计能力、设计服务能力、设计应用水平、设计集聚水平,加快实现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到“十四五”末,全市培育出5家以上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设计机构、3处以上特色设计街区,全产业链设计服务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口径),创建成为设计领航、品牌响亮的“设计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