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种业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并向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多抗、全程和全面机械化方向发展,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农业发达国家已进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推动育种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根据Kynetec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种业市场规模达463亿美元,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约0.29%,总体保持稳定,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527亿美元。
数据来源:Kynete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育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商业化进程有望逐步进入快车道,将为我国种子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国内种业市场规模从1222亿元下降至1200亿元,市场规模趋于饱和,行业增速显著放缓,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8亿元。
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并制定一系列种业发展支持政策,如修订实施新《种子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颁布《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及《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22年国家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中央一号文件对种业振兴行动做出具体部署,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2.企业研发投入加大
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只有0.7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3%的财政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全国所有行业平均2.14%的投入强度,种业科技投入缺口更大,难以适应新时代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内种企纷纷加大种业研发投资。例如,苏垦农发投资20亿设立江苏种业集团,加强种业的竞争能力。希望能够能够有效发挥在种质资源、新品种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3.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近年来以 CRISPR/Cas9 为代表的先进生物技术,通过使用序列特异核酸酶在基因组水平上对靶标基因进行定向、准确修饰,促进了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预期农艺性状的选择,在提高作物产量、作物营养产品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对于以 CRISPR 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非常重视,中美两国在论文和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上均居世界前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种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