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1979年,软件和IT服务公司SunGard在美国费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灾备中心,对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标志着数据灾备行业的起源。20世纪80-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灾难备份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和机遇,数据灾备行业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陆续发布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灾备行业标准,中国数据灾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我国灾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3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90.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1%,预计2022年我国灾备市场规模将达367.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发展趋势
1.高等级灾备系统国产化需求迫切
由于我国灾备行业整体起步较晚,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灾备行业呈现以国外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内灾备厂商凭借持续地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结合对国内用户需求的较深理解,开始在国内灾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主要应用场景集中仍在灾备等级较低的定时备份领域,少有国内企业能进入高等级灾备领域。工信部2021年11月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丰富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等安全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现了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安全、可控的政策趋势下,我国对高等级灾备系统国产化的迫切需求。
2.云灾备成为新需求和新模式
近年来,云计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发展迅速,促进了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云计算具有灵活性高、购买及部署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信息系统从本地架构转移至云计算架构。在云计算的趋势下,灾备软件也逐渐开始云化,灾备即服务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正在蓬勃发展。灾备即服务是指灾备软件供应商以云服务的方式向企业提供数据容灾备份服务平台,它具有传统容灾备份的功能,又有着云的灵活性、即开即用和弹性扩容的特点。
3.数据管理成为灾备行业的延伸
随着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用户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数据生产量的日益增多,数据灾备占用越来越多的存储资源,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备份数据仅作为企业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使用频率极低,在占用企业大量资源的情况下,创造的收益相对较小,商业价值较低。
在此背景下,数据管理需求凸显,成为了灾备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数据管理不仅包括通过分级存储、删除重复等方式减少存储数据量,还包括对备端数据的二次利用,在不影响备份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数据用于开发测试、容灾演练、数据分析等,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提升灾备系统的整体效益。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灾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