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我国稻作区划即以自然生态环境、品种类型与栽培制度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划分为下列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岛和台湾5省、自治区。
其中包括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稻作亚区和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本区≥l0℃积温5800—9300℃,水稻生产季节260~365天,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
本区稻作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22%,品种以籼稻为主,山区也有粳稻分布。
2.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北和秦岭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中南部、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和四川9省、直辖市,以及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南部。其下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单、双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和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本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59%,其中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等地历来都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
本区≥10℃的积温4500一6500℃,水稻生产季节210一260天,年降水量700—1600毫米。早稻品种多为常规籼稻或籼型杂交稻,中稻多为籼型杂交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为籼、粳型杂交稻或常规粳稻。
3.西南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包括湖南省西部、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中北部、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又划分为三个亚区:黔东湘西高原山区单、双季稻亚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和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本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8%。
该区≥l0℃的积温2900—8000℃,日照数800-1500小时,水稻垂直分布带差异明显,低海拔地区为籼稻,高海拔地区为粳稻,中间地带为籼粳稻交错分布区。水稻生产季节180~260天,年降水量500—l400毫米。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山西等省、直辖市及河南省北部、安徽省淮河以北、陕西省中北部、甘肃省兰州以东地区。其下划分为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和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3%。
本区≥l0℃的积温4000~5000℃,无霜期170~230天,年降水量580—1000毫米,降水量年际间和季节间分配不均,冬、春季干旱,夏、秋季雨量集中。品种以粳稻为主。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以南和长城以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其下划分为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和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9%。
本区≥l0℃的积温2000~3700℃,年降水量350—1100毫米。稻作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品种类型为粳稻。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山西省大部。其下划分为北疆盆地早熟亚区、南疆盆地中熟亚区和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1%。
本区≥10℃的积温2000~4500℃,无霜期100~230天,年降水量50-600毫米,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光能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早熟粳稻。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稻谷种植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