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趋势
1.规模扩大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无到有,行业规模迅速扩大。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实体经济对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投资者数量和群体的不断增加和丰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扩大,进而拉动金融衍生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技术专业化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较股票、债券等基础金融资产更具风险性,对交易软件和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量化交易、高频套利交易等交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行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金融衍生品的跨品种以及跨市场的关联性,使其交易者对金融信息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服务商需要不断完善数据交换和压缩传输技术、数据分析和存储技术等,未来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技术将会更加专业,更加复杂。
3.用户成熟化
随着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的增加和交易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交易终端和信息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用户对于自身需求将有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更加成熟理性地甄别、挑选符合自身使用习惯、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观念的普及,以及国民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用户付费意识不断增强,付费用户比例将逐步上升。
4.行业集中化
经过多年发展,行业内企业在市场地位上逐渐分化,优势企业因为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用户规模优势,在原市场的维护和新市场的开拓上不断扩大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差距,劣势企业将会慢慢被市场所淘汰,行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
5.媒介多元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察看行情并进行下单交易。行业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终端设备功能、品种不断更新的脚步,开发出更适应各移动终端的软件产品以及相关服务。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