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
1、十四五规划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引发可产生链式反应的科学突破、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新型产业体系,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带来广阔前景。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国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这些文件中均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产业规划、安全和伦理等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特点,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此外,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次提及人工智能产业,要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这些将利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空间大
人工智能正由技术研发走向行业应用,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智能化新实践,逐步渗透到制造、交通、医疗、金融、零售、金融等多个行业。人工智能发展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变革带来新动力。
对于网络化、信息化尚在初级阶段的实体经济而言,发展更高阶段的智能化条件还不成熟。以工业为例,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51.8,其中小微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仅为38.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需的互联网、传感器、芯片等基础设施薄弱,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的成本过高也是重要制约。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驱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