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解读及后市预测分析(附图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1-01-06 17:40
分享:

三、商品库存继续下降

2020年12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98.3%,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显示随着供应量下降以及商品需求整体超预期,商品“去库存化”得到延续,商品库存压力持续缓解。各主要商品中,钢铁、铁矿石、原煤和成品油库存量继续下降,有色金属库存量开始减少,化工和汽车库存量则继续增加,但增速均有所减缓。

来源:中物联

1、供需较为均衡,钢市库存量继续减少,但后期压力将会加大

2020年12月份,钢市库存量较上月减少3.7%,连续三个月呈现下滑格局,且降幅持续扩大。从市场情况来看,随着气温逐步降低,本月需求端小幅转弱。北方大部分地区项目停工,需求减少;南方在赶工期支撑下,需求保持一定强度,总体成交量较11月份略有下降。受环保限产力度加大,以及钢厂年度检修影响,本月粗钢产量小幅回落。鉴于供需结构相对合理,本月前三周国内钢材库存呈下降之势,但降幅逐步收窄,进入第四周后,库存呈回升态势。预计后期随着需求端加速离场,国内钢市库存将重新进入累库阶段,对市场心态有一定负面影响。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831.32万吨,较11月末下降167.31万吨,降幅16.75%,较去年同期增加51.25万吨,增幅6.57%。其中螺纹、线材、热轧、冷轧、中板库存分别为364.75万吨、77.64万吨、189.3万吨、98.19万吨和101.44万吨。本月国内五大钢材品种库存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螺纹、线材降幅较为明显。另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2月下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730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万吨,上升0.1%,近期库存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并呈现出小幅回升趋势。

2、需强供弱,煤市库存持续下降

2020年12月份,煤市库存量较上月减少3.9%,连续四个月呈现库存下降的态势,且降幅持续加大,显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冬季取暖用煤需求明显增加,主要耗煤行业消费快速增长,煤炭供应增幅不及预期,进口煤补充不及时,促使主要流通环节存煤继续回落。截至目前,煤炭企业存煤为6500万吨,同比下降1.5%;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260万吨,同比减少950万吨;沿海电厂合计存煤144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0天;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库存3152万吨,同比下降38.2%。进入12月以来,随着全国气温逐步走低,火电耗煤屡创新高;加之调入量不足,促使全国电厂存煤快速下降。当前已进入传统煤炭消费高峰期,取暖用煤需求明显增加。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煤炭需求将继续攀升,而受冬季气候特征影响,可再生能源出力有所减弱。近期,各省份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基建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拉动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产品需求继续增加。而与此对应的是,临近年底,部分产地煤炭生产任务接近完成,叠加安全检查,继续扩大生产和外运的动力不足,优质产能暂时无法大规模进入市场,而冬季遭遇罕见的“限电”,也带动了电煤需求,供应紧张局面暂难改变,短期内港口库存累库较难,秦港保持500万吨的低库存已经长达三个月。

3、汽车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2020年12月份,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增长2.5%,但增速较上月减缓1.7个百分点,在连续三个月增速加快以后,本月出现减缓,显示持续增长的汽车产量令车市库存压力依然较大,不过近期需求端持续向好使得车市库存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0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7%,较上月微涨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综合来看,12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表现超预期,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促进消费政策不断发力,制造业持续复苏,商品需求表现良好,增速稍有减缓,而受各地环保限产趋严,商品供应端开始下降,市场供需更趋均衡,商品库存压力持续缓解。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国内外制造业持续复苏,除日本外,中、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PMI已连续数月位于荣枯线上方,全球宏观氛围偏暖,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良好。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了总规模为9000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法案和政府拨款法案,市场流动性再度增加。如果境外疫情进一步发展,则境外主要经济体还将推出新的刺激方案,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充足,利好大宗商品价格。不过,英国新冠病毒出现变异,各国家和地区为本地安全纷纷禁止英国飞机进境,这给全球经济复苏再度蒙上阴影,市场情绪受到打压。与此同时,虽环保限产及限电政策对生产及加工企业的影响仍在发酵,但在利润刺激下大宗商品供应量持续缓增,叠加气温持续下降对北方工地开工率影响较大,消费转弱预期有所增强,后期商品库存重回累库周期的节奏亦有所加快,2021年1月份,大宗商品市场上方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一、全球宏观面向好态势不变

虽然目前欧美地区新增病例人数持续上升,英国、南非等地区还出现了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但疫苗相关利好消息不断出现,亦降低了市场的忧虑情绪。随着英国脱欧协议的达成,市场不确定风险有所下降,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而后期若疫苗的使用进入推广环节,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限制将边际转弱,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全球商品将重回补库周期进而提振上游商品需求,推高原材料价格。

另外,全球货币宽松环境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欧央行会议维持三大利率不变,并增加5000亿欧元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美联储会议亦表示维持利率不变,美国一项9000亿美元纾困方案亦接近落地。同时国内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不急转弯。宏观环境持续转好态势不变,但仍需注意疫苗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此外,美国大选落幕,两党正在对约9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谈判。经济的脆弱性使得2021年宽松政策较难退出,或者退出的速度较缓。另外,前期释放流动性的效果将进一步体现,通胀预期升温。加之,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呈天然的负相关关系,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美元指数下行,进而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二、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随着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全球贸易环境预计将显著改善,由于拜登可能采取更稳定的外交政策,中美贸易摩擦大概率将得到缓和,国内出口高景气度有望延续。由于海外疫情“宅经济”以及国内产品出口替代的影响,5月份以来国内出口保持着较高的景气度,中国11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1.1%。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出口高增速将由出口替代拉动改为海外需求恢复拉动,大宗商品及其相关制品,如家电汽车等出口需求有望超预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0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仍处于相对较好水平,制造业保持恢复性增长。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国内外市场需求平稳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增长。从指数全年走势来看,在疫情持续存在情况下,我国经济复苏势头持续向好发展,复苏速度不断加快,不同产业和不同规模企业复苏协同性较好,新动能增长势头强劲。

三、短期内大宗商品需求或稳中有降

2021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等政策保障下,新基建将有所加强。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汽车、机械等行业均保持较好增长,对大宗商品需求将形成较强支撑。房地产行业将延续平稳发展态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韧性持续较强,对大宗商品市场有一定支撑。整体来看,2021年大宗商品需求较今年仍有上升空间。但2021年年初内大宗商品需求或稳中略降,一方面受天气转寒以及2月份春节等影响,大量基建工地施工和工厂作业中止;二是随着冬季的深入,房地产整体开工将进一步萎缩。此外,在当前国外货币流动性大幅宽松的态势下,国内商品市场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如何内外转换调节,接下来一段时间或将对整体商品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