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解读及后市预测分析(附图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4-15 11:12
分享:

三、库存增速有所放缓

2020年3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112.5%,较上月大幅回落17.5个百分点,显示随着需求的启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库存增速有所减缓,商品“去库存化”开始启动。不过,整体来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库存量已连续六个月呈现上升态势,只是各月增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上个月出现激增的情况下,本月整体库存量仍显现增长态势,显示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供库存仍在积压,商品去库存的难度较高,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拐点。各主要商品中,本月库存量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缓。

1、钢铁库存压力出现缓解

2020年3月份,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增加15.7%,增速较上月减缓33.9个百分点,钢市库存压力出现缓解。3月份,由于疫情所导致的封路停工逐渐恢复正常,加上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钢厂及贸易商销售趋于顺畅,产品库存开始下降,但总量仍然较高。3月份钢铁行业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1.6%,较上月下降15.9个百分点。据中钢协统计,3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982.40万吨,比上一旬下降158.47万吨,降幅达7.40%。与此同时,社会库存也出现拐点。从市场情况来看,3月上旬国内建材库存仍有增加,进入3月中下旬,库存拐点正式出现,一方面是前期延迟的终端需求逐步释放,成交表现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前期钢厂减产、限产效果显现,市场供应端压力有所减小。但从库存总量来看,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2439.64万吨,较2月末上升58.34万吨,增幅2.45%,较去年同期增加831.87万吨,增幅51.74%。可见当前社会库存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去库存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压力仍然较大。同时,国内环境转好后,也需要警惕钢厂生产的全面发力,或再次对后期市场形成压制。

2、煤炭库存增速小幅减缓

2020年3月份,煤炭库存量较上月增长9.7%,增速减缓2.6个百分点,是所有监测品种中降幅最小的,显示煤炭市场受制于需求不足,煤矿出货不畅,库存压力比其他品种略大。从市场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春节长假等因素,对煤炭市场影响明显,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一度降至近5年最低水平,但随着国内煤矿大部分均已恢复正常生产,煤炭产量呈增加的趋势,随着主要运煤线路畅通之后,煤炭发运量逐步提升,进入3月份以后大秦线煤炭发运量已回到110万吨以上的中高位水平,港口煤炭调入量有序增加。而受特殊时间段大风封航以及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港口装船作业效率较低,煤炭调出量维持低位。由于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出数量急剧减少,而铁路发运又较为正常的情况下,环渤海各大运煤港口库存处于上升阶段。截止4月1日,我国环渤海十大运煤港口合计存煤2501万吨,较一周前增加了348万吨,较2月底增加了824万吨。近期,秦港存煤出现快速增加,正在向700万吨挺近。截至3月2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41万吨,较上月同期增加81万吨,增幅14.46%。目前下游电厂日耗仍处于低位运行,煤炭库存充足,沿海六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从2月初以来持续稳定在40天以上的水平。3月份沿海六大电厂库存高位震荡,库存总量平均1769.98万吨,同比增加144.21万吨。后期来看,随着产地煤矿产量不断增加以及铁路运输情况不断好转,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将保持增加的趋势,低需求下港口高库存现状与去库需求矛盾将进一步深化。

3、汽车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2020年3月份,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增加13.7%,增速减缓34.1个百分点,显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者出行增加,市场需求缓慢增加。特别是随着消费者购买意愿逐步增强,释放了今年1-2月份的潜在需求,销量较2月明显提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3%,环比下降27.0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仍位于荣枯线之上。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经销商复工情况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经销商门店复工率达到95.5%,客流恢复率达到64.0%,销售效率达到61.7%,国内汽车市场正在逐步的回归正轨。进入4月份,随着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行业有序复产复工,加之各地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前期积累的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预计汽车销量会继续有所提升,车市库存压力有望继续减缓。

从以上情况来看,3月份,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形势良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开始显露回暖迹象,供需两侧联动上升,商品库存增速减缓。纵观后市,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特别是全国各地基建项目发力,投资开工率加大,将持续带动国内大宗商品的需求,加之国内宏观经济显现回暖迹象,我们认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态势有望得到延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压力虽然会有一些缓解,但基础仍较薄弱,特别是受到海外疫情进展和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价格战影响较大,若疫情迟迟不能结束,全球经济将陷入停滞发展,对于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下游加工业出口企业构成重大打击,而石油价格的走弱也会拖累期货市场走向。此外,当前国内市场供应端压力依然较大,一旦需求端出现变化,市场将面临更大的调整风险。

1、全球经济料负增长

尽管国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截止3月31日凌晨2点,海外确诊达到76.6多万例,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看不到好转迹象,这引发了新的更严重的担忧,并且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看法日趋一致。日前全球各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其中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将陷入衰退;IMF也认为全球经济将出现严重衰退;经合组织(OECD)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2.9%下调至2.4%;国际金融协会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1.5%。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欧美及各主要国家服务业PMI和综合PMI均创历史新低,经济失去增长动能。美国方面,为了挽救经济,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且已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而美联储超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为了缓解近来持续出现的美元流动性危机,其宣布第二轮大规模举措,包括不限量购买债券以保持借贷成本在低水平,并制订计划以确保信贷流向企业以及州和地方政府。但由于美国处于疫情震中,对经济带来的创伤远远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采取的各项措施对当前经济的刺激有限。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一季度陷入停滞,二季度或陷入衰退中,而欧元区经济或将录得负增长,而这将中长期抑制大宗商品的终端需求。

2、国内经济回升,但基础仍需巩固

国务院以及商务部、交通部、银保监会等部委继续强调当前经济仍面临来自疫情的压力,并且继续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复工以及稳定就业。总体上看,虽然3月份部分数据显示经济出现一定的边际好转,但是能否具有持续性仍有待观察。2020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在上月经济活动受到疫情明显影响的基础上大幅上升16.3个百分点。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出现“堵点”和“断点”,下行压力加大。到3月份经济恢复明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效果的释放共同拉动了经济的回升。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本月指数的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上月明显回落的基础上,后续的走势仍需关注。此外,国外疫情蔓延对出口影响较大,小型企业恢复仍需加强。

3、市场供给压力将会继续加大

从市场供应端来看,本轮国内大宗商品供给的低点是在2月中下旬,这主要是企业用工和物流不畅所致,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商品生产数据来看,大部分商品产量同比呈现增长态势,整体供应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而伴随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生产活动趋于活跃,3月中下旬以来,商品产量回升增速加快,叠加一些前期停产检修的设备恢复生产,毫无疑问4月的供给压力会不断加大,将给库存的消化带来新的压力,从而打击市场信心。此外,由于海外疫情控制加严,部分区域消费明显萎缩,导致国外的商品价格大跌、资源过剩,并且开始寻找中国买家,无疑会加大国内的供给压力。从3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54.1%,较上月上升26.3个百分点,均高于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说明供需压力仍然比较大。

4、二季度内需基础良好,外需形势严峻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定,国家发改委主导的交通重大项目加快复工。多地规划的基建项目也纷纷加快推进,新基建如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铁路等将给整个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强有力的基建将带来大量的大宗商品需求。目前全国重大铁路项目已基本复工,京沈高铁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正抓紧施工建设;重大公路、水运项目复工率达97%,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公路项目已复工并加快推进;机场项目复工率达87%,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86%,引江济淮工程、云南滇中引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已复工建设;重大能源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基本复工,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沈阳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项目复工后正加紧推进。与此同时,消费市场也正在随暖春复苏。多部门正在酝酿更多支持政策,加快推动绿色智能消费。其中,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利好有望率先落地。目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也在同步推进,广东、海南等地已经接连推出具体举措。另外,多地政府和商家已经启动家电、电子产品市场促销活动,鼓励绿色智能消费,促进产品更新升级。专家表示,随着疫情好转和政策效果显现,消费市场回暖步伐正在加快。

不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产业链上的分工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所以,中国尽管有制度优势但也很难独善其身,受到海外需求骤降的影响是迟早的事,特别是国外疫情蔓延对出口影响较大,国际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由于疫情在国外快速扩散,多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趋于严峻,我国出口压力增加。本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4%,处于收缩区间。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