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柱隶属于汽车底盘系统中的转向系统。转向柱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转向柱安装在车身上,顶端支承转向盘,下端部则通过转向轴、万向传动轴等使之与转向盘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转向柱,驾驶员把扭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转向器将油泵供油输送到转向油缸,实现液压转向。同时,汽车转向柱也具备吸能作用,通过不同的吸能方式设计,能够实现当发生碰撞时的溃缩吸能。较好的起到保护驾驶员的目的。2018年,我国汽车转向柱产量为3156万只,同比增长4.78%。2018年,我国汽车转向柱市场规模为382亿元,同比增长4.44%。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随着汽车转向柱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汽车转向柱产量将逐步增长。预计到2024年,我国汽车转向柱产量将达到4178万只。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将继续保持中低速增长趋势,作为与其配套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至2024年,我国汽车转向柱市场规模将达到518亿元。
第一章 汽车转向柱产业概述 7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概述 7
一、汽车转向柱定义 7
二、汽车转向柱分类 7
三、汽车转向柱特点 8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经营模式 8
第二章 全球及中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9
第一节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国际市场分析 9
一、全球汽车转向系统竞争格局 9
二、全球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9
第二节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国内市场分析 10
一、中国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现状 10
二、中国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特点 12
三、中国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4
第三章 汽车转向柱市场环境分析 17
第一节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7
一、国际宏观经济分析 17
二、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19
第二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
一、国内宏观经济现状 20
二、国内宏观经济预测 21
第四章 汽车转向柱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3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行业监管体制 23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行业政策分析 23
第三节 汽车转向柱相关标准分析 25
第五章 汽车转向柱技术及结构分析 26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产品结构 26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性能分析 27
第三节 汽车转向柱开发的方向 28
第六章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市场供需分析 29
第一节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产量统计 29
第二节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需求分析 29
第三节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毛利率分析 30
第四节 2013-2017年汽车转向柱进口、出口情况分析 30
一、2013-2017年中国汽车转向柱进口分析 31
(一)汽车转向柱进口数量情况 31
(二)汽车转向柱进口金额情况 31
(三)汽车转向柱进口来源分析 31
(四)汽车转向柱进口均价分析 32
二、2013-2017年中国汽车转向柱出口分析 33
(一)汽车转向柱出口数量情况 33
(二)汽车转向柱出口金额情况 33
(三)汽车转向柱出口流向分析 33
(四)汽车转向柱出口均价分析 34
第七章 2019-2024年汽车转向柱市场供需前景预测 35
第一节 2019-2024年汽车转向柱产量预测 35
第二节 2019-2024年汽车转向柱需求预测 35
第三节 2019-2024年汽车转向柱出口预测 36
第四节 2019-2024年汽车转向柱行业发展前景 36
第八章 汽车转向柱市场波特五力竞争分析 39
第一节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格局 39
第二节 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39
第三节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40
第四节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40
第五节 下游用户讨价还价能力 40
第九章 汽车转向柱标杆企业研究分析 41
第一节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 41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1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4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2
四、企业产品产销分析 42
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43
六、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43
第二节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股份有限公司 44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4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44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5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45
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46
六、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47
第三节 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48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8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4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9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49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0
第四节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50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50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51
三、企业合作伙伴分析 51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1
第五节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52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52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52
三、企业销售网络分布 53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3
第十章 汽车转向柱产业链及供应商联系方式 54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产业链分析 54
一、汽车转向柱供应链关系分析 54
二、汽车转向柱原材料分析 54
(一)钢材产量 54
(二)生铁产量 55
(三)不锈钢产量 55
三、汽车转向柱需求及应用领域 55
(一)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分析 55
(二)汽车产销规模情况分析 56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产业链供应商联系方式 57
一、汽车转向柱原料供应商及联系方式 57
二、汽车转向柱主要供应商及联系方式 57
三、汽车转向柱客户买家及联系方式 58
第十一章 汽车转向柱营销模式及渠道分析 60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直销模式分析 60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代理销售模式 60
第三节 汽车转向柱网络销售模式 60
第十二章 汽车转向柱行业投资策略及建议 61
第一节 汽车转向柱行业投资环境 61
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61
二、市场需求空间大 61
三、新技术和新标准提供新空间 61
第二节 汽车转向柱行业投资壁垒 62
一、技术壁垒 62
二、资金壁垒 62
三、资质壁垒 62
四、资历壁垒 62
第三节 汽车转向柱行业投资风险 63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63
二、产业政策调整风险 63
三、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63
四、海外市场风险分析 64
五、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64
第四节 汽车转向柱项目投资策略 65
一、技术开发战略 65
二、海外拓展战略 65
三、业务管理战略 67
四、人才培养战略 67
五、企业联盟战略规划 67
图表目录
图表 1 转向柱类型示意图 7
图表 2 全球主要汽车转向系统制造商市场份额占比结构图 9
图表 3 汽车转向柱行业相关标准统计 25
图表 4 汽车转向柱结构示意图 26
图表 5 汽车转向柱材料清单 27
图表 6 转向柱性能要求 27
图表 7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产量变化趋势图 29
图表 8 2013-2018年汽车转向柱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 30
图表 9 2013-2018年中国汽车转向柱毛利率情况统计 30
图表 10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进口数量统计 31
图表 11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进口金额统计 31
图表 12 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进口来源地情况 32
图表 13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进口均价情况 32
图表 14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出口数量统计 33
图表 15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出口金额统计 33
图表 16 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出口流向情况 34
图表 17 2013-2017年中国其他机动车辆用转向盘、柱、器及零件出口均价情况 34
图表 18 2019-2024年中国汽车转向柱产量预测趋势图 35
图表 19 2019-2024年中国汽车转向柱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36
图表 20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转向柱产品统计 42
图表 21 2018年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42
图表 22 2013-2018年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42
图表 23 2013-2017年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产销量情况 43
图表 24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转向柱产品一览表 45
图表 25 2013-2018年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45
图表 26 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系列统计 48
图表 27 2014-2018年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49
图表 28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50
图表 29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转向柱产品统计 51
图表 30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52
图表 31 2014-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统计 54
图表 32 2014-2018年中国生铁产量统计 55
图表 33 2013-2018年汽车整车制造行业收入与利润统计 55
图表 34 2014-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情况统计 56
图表 35 汽车转向柱原材料供应商及联系方式统计 57
图表 36 汽车转向柱主要供应商及联系方式统计 58
图表 37 汽车转向柱部分客户买家及联系方式统计 58
图表 38 厂家直销模式优劣势情况 60
图表 39 网络销售模式优劣势情况 60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