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成都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到,至2018年底,全市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2500个,充电桩达到10000个;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覆盖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5000个,充电桩达到20000个。以下为具体内容:
成都市关于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对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汽车共享模式创新发展和推进我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和《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发展战略和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为汽车分时租赁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加快服务网点和充(换)电设施布局建设为主要突破口,以市场主导、政府规范监管为手段,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总体发展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方式,纳入到现有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城市整体出行方式结构中;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出台我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和充(换)电设施纳入公共领域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强化规划引领。
坚持市场配置。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属于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市场行为,企业是新能源汽车投放和经营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承担监督责任,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依法进行规范引导。
坚持资源共享。支持企业建设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和充(换)电设施,同时鼓励合作共享,不断创新经营、服务与合作模式,建立资源共享、成本分担、互利共赢、有序发展的合作机制。
三、发展目标
至2018年底,全市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2500个,充电桩达到10000个。
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覆盖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5000个,充电桩达到20000个。
四、加快服务网点布局和充(换)电设施建设
按照《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整体谋划、公共开放、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布局和充(换)电设施建设。
(一)单位内部停车场。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按一定比例提供内部停车场资源用于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的建设。
(二)公共停车场。新建、改扩建公共停车场和交通枢纽、大型商场、商务楼宇、文体场馆等配建停车场,按照《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求,同步预留或配建规定比例的充电设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采用租赁或与停车场经营企业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和充(换)电设施。
(三)住宅小区。鼓励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与小区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利用住宅小区停车位通过租赁或合作共建等方式建设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和充(换)电设施。
(四)占道停车场。在不影响交通组织的原则下,鼓励合规的占道停车场为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提供停放及充(换)电服务。
五、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关扶持政策按照《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等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