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印发《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11-24 17:46
分享: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综合评价

规划紧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深入分析研判铁路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充分发挥铁路绿色高效的比较优势,路网规模、布局和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路的要求,符合国土开发、城镇布局和综合交通等相关规划,符合国家运输产业政策和调整能源结构及节能降耗政策,对建设“美丽中国”、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规划坚持选址选线的环保避让原则,新增铁路用地约13万公顷,路网布局严格坚守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与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提升铁路沿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在铁路规划及建设中,加强与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各类环境敏感区域的协调。规划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电气化率至70%以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减缓对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影响,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铁路环境污染防治水平,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双控制,与国家及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确保规划实施具有环境合理性。工程建设积极采用环保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大新能源、新材料利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及能耗增长。

(二)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科学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护优先、避让为主”的选线原则,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及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境监理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源头控制,做到土地复垦与项目建设统一规划;保护耕地,优先利用存量用地,高效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铁路建设尽量共用交通廊道,适当提高桥隧比例。三是强化能源节约。采取铁路综合节能与效能管理措施,提高铁路建设标准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发展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新型智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和能耗综合管理系统研究,大力推广适用于生产实际的节能管理办法,提高铁路整体能效水平和铁路节能工作水平。四是做好污染物排放控制。采用综合措施有效防治铁路沿线振动和噪声,改善铁路沿线声环境和振动环境质量,严格控制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放。五是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项目审批和土地、环保、节能等准入。

附图:

1.“十三五”铁路网规划图

2.“十三五”高速铁路网规划图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