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
在广佛同城化的总体框架下,推动同城化工作重心下沉,发挥区一级政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点推进三大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同城化先行区和引领区。
第一节建设荔湾—南海同城化合作示范区
依托荔湾—南海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广佛流动人口集聚区及广佛同城化前沿阵地的独特优势,建设全国县级行政区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
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推动轨道交通衔接,研究推进佛山地铁5号线接广州地铁5号线、佛山地铁11号线接广州地铁11号线等地铁对接项目,尽快开建广佛江珠城际,力争将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与荔湾区轻轨进行无缝对接。加快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大沥北环东路接芳村沿江路、建设大道接大坦沙大桥等项目建设。
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发挥荔湾作为传统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以及南海作为制造业重镇的比较优势,以打造三山—东沙粤港澳高端服务产业合作区为重点,以白鹅潭商业中心为主中心、大沥商贸中心区和南海中心商务区为副中心,在金融、物流、商贸、汽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推进产业协作。
跨界河涌水环境保护。以跨界河涌综合整治为重点,深化截污工作,改善跨界河涌水质。继续加强污水管网建设,重点推进完善二级截污管网,连通主管网,精细化管理建成管网,提高污水收集量和处理率。推进广佛河(花地河)、秀水涌(漖表涌)、牛肚湾涌等跨界河涌综合整治及花地河水闸运行调度管理。
公共服务同城对接。进一步深化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对接,实施两区在人才、警务等领域签订的一系列协议,服务两区市民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广佛候鸟”。重点深化政务合作,扩大跨区政务服务范围,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打造全国政务服务同城化的示范。搭建两区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共享,深入开展公务员交流挂职。定期开展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和联合演练,维护交界区域安全。
试验片区综合开发。重点推进滘口—五眼桥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片区和三山—东沙粤港澳高端服务产业合作区建设。滘口—五眼桥片区采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模式,大力改善交通拥堵、人员繁杂、管理混乱等现状,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交界区域综合治理探索新模式。三山—东沙片区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加快产业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建设花都—三水同城化合作示范区
全面提升花都—三水同城化合作水平,促进两区更加深入的融入广佛同城化战略,着力打造珠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推动佛清从高速南段建设,加快推进山前大道、三花公路、芦苞大道、西乐路等接驳道路的互联互通,构建两区间“一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格局。推动三水区西乐路对接花都区炭步镇Y731线、三水区高尔夫大道对接赤坭东环线,并连通三花公路。科学布局两区公交线路、站场和换乘枢纽,降低两区之间出行成本。
产业转型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两区以整车和汽配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优势,在汽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汽车检验检测、汽车文化、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推进两区现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融资租赁产业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动皮革皮具、服装纺织、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以生态养殖、智慧农场建设、农产品交易为切入点,推动两区现代农业共同发展。
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落实水源保护责任,推行“一河一策”,加快推进芦苞涌和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改善跨界河涌水质。推动两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对接,实现跨界污水处理一体化管理。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形成以中部生态农业片区为屏障,以中洞山—华岭山系—文头岭山系为绿岛,以芦苞涌、巴江河、鲁岗涌为水系,以炭步、大旗头古村落风貌为节点的生态保护格局。
发展平台及示范片区共建。发挥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汽车零部件(三水)产业基地的产业联动作用,打造珠三角北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推进花都区炭步镇、赤坭镇分别与三水区乐平镇、大塘镇结对共建,强化结对镇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对接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第三节 建设番禺—顺德同城化合作示范区
立足番禺—顺德地区良好的一体化发展基础,以加强顺德与广州南站枢纽的交通对接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番禺—顺德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联动发展水平。
交通网络互连。加快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佛山地铁2号线引入广州南站、广佛环线、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新桂路(海华大桥)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研究推动顺德三乐路东延,强化广州南站对顺德北滘、陈村等地区的辐射带动。尽快启动佛莞城际、肇顺南城际、广州地铁17号线、佛山地铁9号线、佛山地铁3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动顺德加快融入广佛地区轨道交通线网。加强顺德北部片区与番禺中心城区的公交对接,新增部分公交线路。
产业链条联动。重点深化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智能家居、珠宝首饰、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地产业园区和项目合理布局。深化“番顺”旅游联盟内涵,整合番禺长隆、沙湾古镇、宝墨园、陈村花卉世界、顺峰山公园等优质旅游资源,融合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特色优势,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发展平台共建。充分发挥广州南站商务区核心带动作用,串联顺德北部片区,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发挥中德工业服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国家级平台效应,协同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项目,打造华南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平台。加强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中国慧聪家电城等专业平台对接,共建共享资源要素交易平台。
番禺—南沙—顺德同城化发展。南沙区与顺德区尽快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并联合番禺区,在广佛南部地区打造富有新时期内涵的“南番顺”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推动榄核镇西线公路延长段、容桂东出口道路(顺德容桂横十四路接南沙潭灵路)、七号公路、潭东大道等项目建设,便捷南沙与顺德间的交通联系。抓住南沙自贸区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契机,带动番禺、南沙、顺德片区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