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1.健全协调推进机制。通过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实行规划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完善规划调整机制,形成有效的分类分时实施机制。制定规划实施责任清单,建立完善政府职责事项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指标、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
2.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编制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健全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将海洋资源、空间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的规划蓝图。加强规划、政策、法规的系统集成,完善规划体系,健全配套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形成规划导向明确、政策效应叠加、法规保障有据的新格局。
3.强化督促考核。建立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等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通报,督促各方面加快推进落实。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沟通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评价、激励、约束作用,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把规划执行情况作为科学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考评结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对规划的宣传,提高全社会海洋意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强化典型引领,汇聚全社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智慧和力量。
十、环境影响评价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加快提升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层次,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筑海洋经济与海洋事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加速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经济强省,努力在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走在前列。规划实施对于构筑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的人海和谐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有利的,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大多数不利影响是短暂的、可控的,严格执行规划可以减轻、避免或降低到最低限度。
1.有利影响
规划实施后,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总体布局的落实有利于规范陆海空间开发秩序,形成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空间开发格局。规划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任务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海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海陆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生态建设的要求,明确重点打造“两大引擎、四大基地”,优化“两个增长极”,加快推进“五湾、五岛群”的科学开发。这一布局是深入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一核、两极、三带”总体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能够确保构筑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的开发格局,加快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推动创新贯穿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全过程。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海洋经济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动开放协同创新,加强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孵化转化基地建设,加强高层次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将为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实施“透明海洋”和“屯渔戍边”科技创新工程,有利于加快建设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推动海洋经济向深远海拓展,实现有效开发利用蓝色国土空间和守护海疆。
(3)加快打造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有利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海洋产业结构。打造“海上粮仓”,有利于推动生态低碳、健康高效的工厂化养殖,培育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修复—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现代贸易产业链条,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落到实处。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产业基地,有利于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海水利用产业,推广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能够实现海水源集约高效利用和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双赢。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潜力。
(4)构建开放型海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加快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创新合作模式,畅通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服务体系,依托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扩大合作规模,借助特色海洋经济园区和中外合作园区提升合作层次,深度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参与和引领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新优势,引领海洋开发加快向深远海拓展,缓解沿海地区环境压力。
(5)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先行区,将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以打造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推进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近岸海域空间布局,科学控制开发强度,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统筹海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责任严纠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有利于建设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健康海洋,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处,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