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45亿元、1558.62亿元和2202.18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5.5%、增长5.7%和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6:41.2:58.2,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实现稳增长,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全年工业呈现高开低走态势,特别是下半年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厦门市出台一系列措施、安排46亿元资金,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较好地稳住工业下滑趋势,2016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产值5254.71亿元,实现增加值1264.78亿元,增长5.4%。
工业“链”、“群”形成有效支撑。全年工业的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分别完成产值1984.80亿元和1609.30亿元,合计完成产值3594.10亿元,占厦门市产值的68.4%。全年工业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链有8条,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链超千亿元,完成产值1118.60亿元,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链完成产值767.30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87家,合计完成产值4761.78亿元,占厦门市产值近九成;其中超十亿元的企业有81家,合计完成产值3293.00亿元,占厦门市产值的69.2%。
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59.4%。经济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5.03,增长17.9个点;工业创利创税能力增强,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8.2%,工业利税总额增长24.6%,增幅为近年来最高,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8.3%。
二、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对经济作用更加凸显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2016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1%,在创造税收与吸纳就业方面作用突出,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消费热点助推零售增长。2016年,厦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46亿元,增长9.8%,增幅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消费热点助推零售增长,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127.15亿元,增长19.4%,比厦门市平均水平高9.6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2.0%,比上半年大幅提高9.4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4%,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36.4%。
交通运输业提升城市承载。厦门被确立为国家四大航运中心之一,2016年,厦门市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09亿吨,下降0.5%,集装箱吞吐量961.37万标箱,居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第8位,增长4.7%,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空港运输平稳增长,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2273.76万人次,增长4.2%,空港货邮吞吐量32.84万吨,增长5.7%,厦航开通直飞温哥华、墨尔本等洲际航线。
金融服务业实现蓬勃发展。至年末,金融机构分别实现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788.27亿元和8617.24亿元,增长10.3%和13.9%。全年共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0家,新增两岸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12家。积极培育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开展31架飞机租赁业务,金额近31亿美元。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获批开业。
软件信息业竞争力增强。2016年1-11月,厦门市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0.37亿元,增长25.3%。“互联网+”带动软件开发、动漫游戏、第三方平台快速发展,吉比特、美图移动成为上市公司,亿力科技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四三九九、趣游、绿网等3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
旅游会展业强化比较优势。厦门获评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770.16万人次,增长12.2%;旅游总收入968.26亿元,增长16.3%。全年举办各类展览总面积215万平方米,增长13.0%;举办会议参会人数162万人,增长20.0%,成功举办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洽会,第十二届旅博会等。
三、都市农业较快发展,美丽乡村加快建设
2016年,厦门市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传统农林牧渔平稳发展,厦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43.70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3.45亿元。都市现代农业较快发展,全年3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产值339亿元。农业产业集群较快聚集,农业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70亿元,增长8.9%。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万元,增长7.6%。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进度,新增美丽乡村示范点60个,汀溪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同安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
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重点工程
2016年,厦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9.81亿元,增长14.4%。重点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23个,比上年增加48个,实现投资1183.02亿元,增长35.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4个百分点;其中超十亿项目84个,比上年增加20个,实现投资813.13亿元,增长61.6%,主要项目有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轨道交通、大小嶝造地工程、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厦门西海湾邮轮城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厦门市实现基础设施投资792.35亿元,增长34.2%。重点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快,实现投资500.08亿元,增长59.8%,地铁1、2、3号线累计完成25个车站主体结构,区间掘进48.4公里,6号线马銮湾段开建,翔安南路等建成投用,厦鼓航道二期工程建成。
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有序推进。民间投资速度由负转正,释放投资积极信号,2016年,厦门市实现民间投资626.2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9.0%,增长6.4%,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确保重点领域,厦门市实现工业投资397.72亿元,增长12.2%,其中有53.3%投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天马微电子第6代低温多晶硅及彩色滤光片项目等。
五、重点领域改革成果显现,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自贸区经济成果显现。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862家,合同外资65.6亿美元,占厦门市总额的86.7%,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占厦门市总额的22.1%。自贸区内聚集了飞机发动机维修、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航空维修产业产值增长23.0%,跨境电商货值增长40.0%,引进金融、类金融和投资公司3400家。自贸区改革效果明显,33项改革举措为全国首创,船舶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全年合同利用外资75.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2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8.3%和27.1%。新批境外投资额突破55.95亿美元,增长1.5倍,其中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0.66亿美元,增长1.3倍。全年实现进出口5091.55亿元,其中出口3094.22亿元,进口1997.33亿元。中欧(厦门)班列开行超百列,累计货值14.10亿元,并通过海峡联运延伸至台湾。
对台经贸不断加强。2016年,厦门市新批台资企业(含转第三地)740个,增长1.1倍,合同利用台资16.15亿美元,增长84.7%,实际利用台资4.87亿美元,增长30.8%,主要投向光电、投资管理、科技推广服务、投资咨询等领域。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4.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0.0%以上。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社会保障持续提高。至年末,厦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9万人、336万人、183万人、186万人和175万人,分别增长2.8%、6.0%、3.7%、4.3%和4.6%。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提高到3291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获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6年,厦门市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10154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32.8张。就业保持稳定,对5万人实行灵活就业社保补助,为2.7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0万人,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控制在4%年度目标以内。构建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154套,建成4538套,开工建设公租房8129套,启动4个批次保障性租赁房申请分配工作,共受理6961户,办理保障性租赁房和存量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交房入住7288户。
医疗教育持续增强。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分级诊疗“厦门模式”推向全国,家庭医生签约率22.7%,第二医院三期、海沧医院二期等投入使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翔安医院、五缘弘爱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58个,开建公办幼儿园22所,分别新增学位2万个和6千个,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实验小学等岛外分校加快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获评国家生态市,厦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9%,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居前;岛外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完成238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97个自然村纳入市政污水系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新增园林绿地487公顷,造林绿化524公顷;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六大高耗能工业能耗下降18.0%,获评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增开38条公交线路、2条BRT线路,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近1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