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消息,今日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共享深圳》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深圳市民的收入状况、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程度等方面,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就此,其建议深圳实施“千亿减免税费”计划,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至7000元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等。
报告指出,深圳市民不仅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经济同等发达的韩国、台湾,还承受着比韩国、台湾都高的多的物价水平。
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人均GDP(2.54万美元)处于韩国(2.72万美元)和台湾(2.25万美元)之间。但2015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4633元,远低于韩国(141714元)以及台湾(61219元)水平。
而另一方面,深圳市民还需面临着高企的房价。据数据,2016年10月,深圳新建商品房均价为55611元/㎡。报告指出深圳房价的难以负担程度已经超过香港和北京,成为全球“最难买得起楼”的城市。
此外,报告还指出深圳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政府收入增长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4.5%,深圳却降低到27.5%。同时深圳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偏大,几百万低收入市民的生活仍不富裕。
就上述主要问题,报告建议深圳实施“千亿减免税费”计划。其中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最低工资标准以及扩大中等收入劳动者的比重等八条建议。
报告建议,第一深圳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提高至7000元,凡是工资在7000元以下的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市政府以先征后返的方式每月按245元(按3.5%个人所得税率计算)予以返还。如此,政府可减少所得税15亿元左右。
第二,深圳政府可连续四年按10%的增长速度调整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2020年实现3000元/月的目标。报告分析称,目前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不是员工工资提高造成的,而是政府收入过高,挤压了企业所得。“即使2020年最低工资达到3000元/月,绝大多数企业是可以承受的。”
除此以外,报告还提出政府可扩大中等收入劳动者的比重;提升公务员工资;建立国有资本全民分红基金;大规模增加户籍人口比重;调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降低地铁和公交票价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