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喜控股(股票代码:002027)日前发布公告,同意将公司全称由“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分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七喜控股”变更为“分众”。
七喜控股同时同意增补杜民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增补庄建、信跃升(YueShengXin)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此前不久,七喜控股刚宣布斥资1亿元投资数禾科技,数禾科技旗下最重要产品是“拿铁财经”,分众准备借道“拿铁财经”,在2016年重点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
这是分众成功借壳七喜控股后最新的两个动作。2015年底,分众正式成为中概回归A股第一股,当时新公司市值近2000亿,分众CEO江南春的身价也暴增至接近500亿元。
其实,分众最早借壳对象是宏达新材,即便在当初分众的备选壳中,也没有七喜控股的名单。只是由于宏达新材遭调查,七喜控股才经广发证券推荐进入分众高层视野。
分众CEO江南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透露,分众原本预计在2015年10月就能借壳上市。所以,宏达新材遭调查事件爆发时,分众一度很焦虑,因为这完全不在意料之中。
“宏达新材遭调查事件的发生,使得分众2015年要确保上市的时间点,从最初很确定变成比较动摇。”江南春说,好在分众解决问题的速度非常快,马上有了新的选择。
宏达新材的意外——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2015年6月初,宏达新材披露重组预案,宣布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资产及配套募集资金的方式,实现分众借壳上市,后者作价高达457亿元。
不过,宏达新材6月17日披露,公司和实际控制人朱德洪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到8月31日,分众终止与宏达新材的资产重组协议。
为何分众最初选择壳公司宏达新材,又决定放弃宏达新材,最后选择了借壳七喜控股?
江南春对腾讯科技透露,当初分众找壳花费了很长时间,在很多壳里面进行评估,觉得综合效益最高的是宏达新材,因为宏达新材市值不是特别高,负债小,是个干净的“壳”。
“本来我们以为借壳宏达新材这个事会非常顺利,国内也很期待,但没想到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在宏达新材事情被曝光后,分众一开始也很“蒙”,但第二天广发证券就向分众推荐新壳——七喜控股,当天江南春就飞到广州,与七喜控股董事长进行了会面。
分众与七喜控股见面只是形成预案,江南春的策略是,对七喜控股进行尽职调查和等待宏达新材调查结果双步走。此时,分众还不知道宏达新材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分众这一等待又延续了1个半月,依然等不到宏达新材最终结果,为保证2015年底能上市,其不得不发动七喜控股的预案。
好在从发动七喜控股预案,到分众11月16日借壳过会,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有效率。
最终,宏达新材成为分众的弃壳,这让宏达新材股东损失惨重,被指煮熟的鸭子飞走,分众也白白损失了2个月宝贵的时间,差点丢掉中概回归A股的第一股头衔。
宏达新材的意外事件对分众员工也有影响。分众传媒高级副总裁嵇海荣对腾讯科技表示,事情发生后,很多员工过来询问,不过,他们并不担心,因为都对分众借壳上市充满信心。
这件事情给江南春很大反思。江南春对腾讯科技表示,虽然宏达新材一事没有影响到最终结果,但分众在这个事情上太过于理想化,觉得财务没问题,就没有深入调查壳公司。
江南春建议准备私有化回归的中概股公司在借壳A股公司时,不仅要了解壳公司的背景,还要对壳公司历来的投资、兼并收购进行背景调查,分众就是在这些方面没深入调查。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