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银行业来说,或许可以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事实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银行业目前都呈现出一种低迷的现状。据统计,各银行2015年底已经提前昭告的新年裁员计划显示,全球银行业2016年至少还有12万人即将下岗。
文章来自《中国经济周刊》:
全球银行业大裁员
直到扛着塞满办公用品的箱子离开,戴维斯还是习惯性地摸了摸华尔街街口的铜牛塑像。五年来他一直如此,指望它可以带来传说中的转机和财富。如今牛角牛尾早已被像戴维斯一样的金融圈逐梦人蹭得发亮,属于他的华尔街剧情却早早谢幕。
“躲过了2014年的裁员名单,还是没有躲过2015年,投行部、零售业务部、抵押贷款部成了花旗裁员的重灾区,华尔街的顶级银行几乎全都如此。”戴维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收到解约信,身为花旗银行投行部精英的他,甚至感到与华尔街这个充满资本魔咒的“梦工厂”永别了。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花旗贴出的裁员黑榜上就不乏大佬出没。花旗前CEO查尔斯·普林斯的弟弟、负责营销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普林斯也榜上有名。而在过去几年已陆续将员工总数削减三分之一的背景下,这个全美银行业的翘楚仍计划在2016年再下重手,裁减2000个岗位。
戴维斯当前最大的困境莫过于他很难再在华尔街找到一份顺意的老本行工作。与花旗咫尺之遥的距离内,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世界级银行都陷入了愈演愈烈的裁员大潮。
而华尔街兴衰正是全球银行业的缩影。不仅仅是戴维斯们不得不困惑地站在这方金融圣地,看着飘扬的美利坚旗帜发出叹息,这股汹涌潮水还在欧洲不断蔓延:伦敦、苏黎世、法兰克福、爱丁堡、米兰……欧洲银行业的裁员地图几乎遍布各地。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各银行2015年底已经提前昭告的新年裁员计划显示,全球银行业2016年至少还有12万人即将下岗。
虽不像欧美银行那样猛刮裁员风暴,在银行业态大变革的动荡时代,告别黄金成长期的中国传统银行业也寒风劲吹。
欧美大银行同步大裁员
摩根大通去年裁掉1万人;美国银行去年裁了7.1%;花旗8年裁了36%;巴克莱计划2年裁3万;汇丰目标裁5万……
“现在我们看到华尔街简直成了各式各样裸泳者的海滩。”这句股神巴菲特在次贷危机发生后放出的名言也可以套用在当下的传统银行业身上。春江水暖鸭先知,争相裁员的举动似乎成了“裸泳者”最后的遮羞布。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晴雨表的美国银行业寡头,发展趋势已集中显露疲态,纷纷选择大举裁员断臂求生,其中,资产排名最先的几条大鳄无有完卵。
资产位居榜首的摩根大通银行2015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裁员至少1000人,全年在消费者和社区银行业部门裁员总数达到了约10000人,目前员工数和峰值相比减少了20000人之多;资产屈居其后的美国银行2015年二季度裁减2979名全职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4%,全年员工下降了7.1%,相当于每100名员工中就有7名在2015年离开岗位;资产列第三的花旗银行更是成为裁员大户,从金融危机以来到2015年9月底,花旗已有约13.5万员工下岗,相当于裁员36%,仅2016年初宣之于口的裁员人数就有2000人;资产位居第四的富国银行也宣布将裁员1000人。
而这股声势浩大的裁员飓风同样刮遍欧洲大地。在与华尔街分庭抗礼的伦敦金融城内,巴克莱集团计划在今明两年内裁员超过3万人,以此达到2017年年底员工人数少于10万人的目标;去年第三季度,渣打银行裁员约4000人,并打算在2018年前削减1.5万个工作岗位;更有甚者,急于收缩战线的汇丰银行提出未来将大刀阔斧地裁减5万人。
伦敦的“风向标”也令整个欧洲银行圈动荡不安。欧洲十大银行自2015年6月以来宣布裁员的规模高达13万人,超过了这些银行2013年和2014年裁员的总数。此前一直将员工总数维持在2010年峰值附近的德意志银行近日宣布,计划2018年前裁掉2.6万个岗位。
此外,一些国家的代表性银行亦深陷其中: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决定裁员1.82万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2.4%;荷兰合作银行2016年将裁员9000人;瑞士信贷宣布裁员5600人;法国巴黎银行裁员近2万人,法国兴业银行也紧追其后,裁员1.5万人。
次贷后遗症:欧美银行传统业务“失宠”
住房抵押贷款、投行和零售业务均成“弃子”
值得注意的是,据记者粗略统计,尽管自次贷危机发生后,欧美银行持续不断的“瘦身”并不罕见,但2015年公布的裁员总人数至少达到了10万人,直追2008年危机爆发时最惨烈的风暴眼时期。
那么,全球银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裁员声浪为何在次贷危机硝烟渐熄之时甚嚣尘上?
华尔街一家银行的战略管理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从深层角度看,如此强劲的裁员风是与欧美银行传统业务的转型动力息息相关。
其中最主要的战略“弃子”就是曾经风靡全美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部门。在2008年前,这类业务占到了美国各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25%左右,美国8000多家银行中,绝大多数都热衷于此。
“尽管华尔街银行在次贷危机后迅速扭亏为盈,但是各大银行财务报表当时都灵活利用了现行会计制度,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损失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报表中,银行有意压低了消费信贷相关资产的风险和拨备,所以现在仍然处于一个传统业务持续释放风险的过程,各个银行都在趁此逐步调整战略重点。”该人士如是说。
据他解释,华尔街银行被裁撤的人员大军中,有不少来自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部门,“一方面是次贷危机后房屋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贷款坏账还在加剧,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抵押贷款利率上涨,对贷款人的吸引力下降,业务前景十分昏暗,各大银行都想摆脱这块鸡肋。”
据悉,作为美国最大的房贷银行之一,富国银行就挥手砍掉了近7000个相关岗位,相当于10%以上的房贷部门员工已经被削减,同时去年还关闭了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房屋贷款办事处。
“拿这个部门开刀主要还是裁掉了许多后台操作部的员工,因为原先执行这些步骤的基层员工规模很庞大,像在美银、摩根大通动辄就有上千人,每年的薪资成本可以达到数亿美元。”上述人士对记者补充道。
另一个“弃子”则是曾在危机前主导金融创新的投行部,由于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正是次贷危机导火索,所以已然魅力不再的银行投行部门开始“失宠”。比如巴克莱就毅然决定在2016年之前将投行部占集团总资产的份额由50%降到30%。
苏格兰皇家银行计划到2019年在美国和亚洲地区对旗下投行部裁员1.4万余人,相当于该部门员工总数的74%。
除了上述两块传统业务,遭到欧美大银行大幅裁撤的还有零售部门。正如美国银行公告所言,随着自动取款机的增加,其在美分行数量下降1%;渣打银行也在全球零售银行部门裁减了4000人;汇丰银行则将表现不佳的零售业务出售变现。
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显示,未来全球零售银行业中,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渠道完成的销售与咨询所占份额将从2012年的15%增至2020年的40%以上。
中国银行业:基层柜员最先丢“铁饭碗”
中国未来将有20多万个银行物理性网点不复存在
尽管中国国内银行没有像欧美顶级银行那样来势汹汹地颁布大规模裁员令,但无人化办公的趋势也同样成为人员数量悄悄“减负”的主因。记者逐一查阅几大银行财报发现,多数银行基层员工队伍正在缩减,曾经被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遭遇互联网时代的猛烈冲击。
从中国国内2014年情况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柜员配备一栏中,人员均比2013年有明显减少。其中工商银行一年减少柜员达到了12024人,占总柜员人数121228人的10%;与此同时,工行在2014年共减少了营业网点与实现功能分区营业网点128个与49个。到了2015年上半年,工行自动柜员机交易额同比大增17.8%。
2014年中国银行柜员也减少2535人,占现有柜员人数的3%;建设银行柜员减少2851人,为现有柜员人数的2.5%。2015年半年报则显示,建设银行在去年上半年员工数减少了6204人,投入运营的自助银行新增1267家,在线运行现金类自助设备半年增加3549台;而中行去年上半年也减少了3861人,自助终端的数量连续维持两位数增长。
交通银行也在2014年新增了1029个自助银行,到了2015年上半年,自助银行与人工网点的配比从2014年的1.27:1,大幅提升到2.41:1,远程智能柜员机在全行加速推广。
全球银行生态正在重塑之中。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主席杨再平甚至公开预言称,未来若干年中国20多万个银行物理性网点或不复存在。巴克莱前CEO安东尼·詹金斯也隔海呼应,要在汹涌的科技金融变革中图存,未来10年金融业的员工和分支机构可能最多减少50%,即使情况没有那么严峻,至少也会削减20%。
“银行缩减员工规模的趋势肯定会加速,分支机构显然已经落伍,除了ATM机存取款,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消费者可以在线支付账单,甚至还可以在网上操作更为复杂的项目,像美国已经流行网上申请住房抵押贷款,而分支机构的办公房产一般是租借来的,有些还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房租费用也不菲,银行完全可能逐渐退出。”拥有民营背景的某银行一位高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