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大宗商品价格分析:年关将至 需求持续低迷(附图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01-11 08:49
分享:

从以上情况来看,淡季需求不足的格局持续,商品库存整体仍在增长,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供需矛盾较为明显。进入2019年1月份,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难有改变,叠加年末资金紧张的原因,后期市场所面临的调整风险将继续加大。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需求重新启动,市场或将迎来一波反弹行情。纵观2019年,我们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将保持平稳发展,供需两端均温和增长,市场发展也更趋理性。

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但并不悲观

2018年全球经济表现明显弱于年初预计,除美国外全球其他经济体均迎来了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受去杠杆影响出现超预期的放缓,加上政策调整过程中对原有制度的冲击,造成了诸如“国进民退”等担忧情绪的上升,叠加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市场信心受到极大挑战。这既表现在金融市场的低迷,同时也会遏制各经济参与方的投资及消费行为,抑制经济增长。中国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放缓也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欧元区、日本巴西、韩国等均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年中新兴经济体受美联储加息以及美元升值影响,本币贬值,金融市场受到明显冲击,恐慌情绪不断蔓延。

展望2019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中美贸易战。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果爆发严重的贸易冲突,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但是经过半年剧烈冲突后,我们觉得贸易战出现阶段性缓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能代之以长期的拉锯战,这会影响中长期的中国经济、政治及军事环境。中国在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功后,修正政策,重塑信心,稳定增长将是明年的主基调。

当下债务过快增长得到遏制,中国去杠杆政策已经有所调整,企业融资缓解将会有明显好转。针对去杠杆过程中给民营企业造成的额外伤害,从党中央到一行两会各个层面都出台了全面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民营企业融资缓解也会有明显改善。今年基建投资快速下滑也是拖累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建下滑是地方政府融资活动受到去杠杆政策约束的一个表现。但中国政府加杠杆的空间较大,预计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基建投资也有望迎来反弹,这是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开始经济会较今年四季度走强的最主要原因。

供给侧改革熨平了经济波动,保存了经济增长实力是我们对2019年中国经济不悲观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过去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与宏观经济波动一致,但过去一年多以来出现了明显分化。表现为中下游产品增速普遍在下行中出现分化,上游增速回升。按照以往库存周期,从2016年以来开启本轮库存周期,目前经历需求下行阶段,应该处于被动补库存或者主动去库存阶段,但是全年产成品库存却处于增长阶段,原料库存则维持平稳。供给侧和环保政策造成了目前的这种“失灵”情况,在下游扩张的时候,上游扩张幅度较小;下游收缩的时候,上游收缩幅度也就很小,甚至处于扩张阶段,这就导致了经济波动幅度缩小。

另外一方面,从2016年以来的这波经济反弹,制造业投资一直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可以看到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低于产能利用率和工业企业收入的增长。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下游需求扩张的时候,制造业投资快速扩张,这些投资活动成为了当期经济的需求,助推了经济的扩张;但是,一旦需求回落,上一轮的投资变成供给,又会导致供需失衡,经济加速回落。对投资的抑制使得2017年经济增长弱于以往,但是却保存了经济增长动力。2018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有增长空间。企业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利润率低,负债率高是影响中国债务的重要原因。通过供给侧改革稳定了工业企业利润,有助于企业部门去杠杆,为托底经济提供了支撑。

不过,境外风险仍不容忽视。特别是美联储加息进程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外流严重,欧元区内部也是暗潮涌动。2017年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一年之内加息3次,2018年加息4次。美联储加息的前提在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美国GDP自2017年来不断攀升,2018年6月达到4.2%;失业率更是不断创近10年来的低位,2018年9月和10月达到3.7%;经济的先行指标制造业PMI一度涨至60以上,核心CPI也已经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虽然特朗普多次抨击美联储加息速度过快,但作为独立的部门及为下次宽松政策做准备,2019年美联储仍会加息2次左右。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及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国家危机不断。欧元区内部,2018年12月的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下调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预计2019年后半年将首次加息。英国脱欧进展并不顺利,仍面临无协议脱欧风险。意大利债务预算案虽获得欧盟同意,但2019年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