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首个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出炉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12-19 16:47
分享:

第七篇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十一章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农村公路、水利、供水、供气、电网、物流、通信等提挡升级,努力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有线、人人饮上安全水。

第一节增强交通物流设施保障能力

137.加强交通设施提质改造。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25户以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有序推进实施旅游路、贫困县资源产业路、国有林场林区社会公共服务属性道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实施农村公路渡改桥。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完成县乡道及通行客车线路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隐患治理,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138.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有序实施农村客车线路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继续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加大村已通客车补贴力度,保障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管得好”。到2022年,具备条件的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

139.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构建城乡间、乡村间对接有序、安全快捷、高效率、低成本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实施“快递下乡”,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加大农村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网点建设,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节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140.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有序推进列入国家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灌区,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及群测群防体系、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在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大型水库汇水区、干旱易发区和冰雹多发区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点。加强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到2022年,完成规划内23条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中小河流及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完成20处大型灌区及40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村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141.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推进农村供水管理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

第三节推进农村能源革命

142.改造升级农村电网。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能力,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强化农村安全用电保障。

143.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分析评估。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和小型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地热能、小水电等开发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等能源化利用及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发电上网等综合利用。鼓励使用高效节煤省柴炉灶。有序推进天然气进农村。

第四节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144.加快通信网络升级改造。深化电信普遍服务,推动自然村有线电视、光纤宽带网络(4G)全覆盖,推动5G网络布局和商用进程,基本实现农村移动宽带网络人口全覆盖。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推动“互联网+”拓展延伸。到2022年,有条件县市区农村家庭基本具备100兆以上接入能力。

145.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发展农村电子政务,鼓励开发乡村政务村务手机APP软件和移动终端。推广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加强贫困县干部群众网络技能培训。建设“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实现村级信息服务站全覆盖。创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互联网特色小镇。将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

第二十二章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拓宽农民群众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空间,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第一节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146.促进稳定就业。引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兴办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引导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147.拓展创业空间。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加强星创天地建设,构建和完善农业农村创业生态孵化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整合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引导和扶持返乡创业。

第二节强化乡村就业保障

148.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企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岗位技能培训的责任。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健全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最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149.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大力开展“311”就业服务行动,每年至少为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推荐3次岗位、提供1次职业指导、提供1次技能培训服务。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整合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资源,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就业困难农村劳动力分类帮扶,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含农村大学生就业)。

第二十三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150.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强化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宽带网络和多媒体教室校校通。

151.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加大乡村教师培养补充力度,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向乡村学校倾斜,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农村中职攻坚计划,每个县市办好1所公办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健全学生资助制度,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

第二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152.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以贫困县为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个乡镇办好1所乡镇卫生院、每个村按标准至少办好1个村卫生室,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

153.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54.重视重大疾病预防。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优生优育,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对农村居民体检进行适当补助。推进农村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提高重点疾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155.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第三节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156.整合利用养老资源。加大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农村闲置校舍、公共用房资源,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从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157.完善特困人群保障机制。推动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基础上,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农村残疾人提供有偿或低偿的养老服务。到2022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158.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发挥为老组织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促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提高城乡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村(农村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对农村留守、困难、鳏寡、独居老年人进行关爱和心理疏导。

159.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群众社会保障。

第四节健全农村应急服务体系

160.完善农村应急机制。统筹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信息获取和共享机制,实现村村响大喇叭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解决农村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巨灾保险试点扩面,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完善应对政策支持和灾后重建工作机制。

161.增强农村应急能力。加强农村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防灾避灾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强对农户建房的设计指导和农村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提高地震、气象、地质等灾害防御性能。加强中小河流、水库、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实施生态移民、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易地扶贫等搬迁避让工程。增强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应急处置能力。有条件的多灾易灾乡村设置救灾物资储存室。开展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