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推荐项目
1.车辆底盘全液压制动技术
【技术领域】智能制造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技术概述】车辆底盘全液压制动技术是面向重型特种车辆底盘制动系统的一种典型技术,其具有响应速度快、制动力控制精确的性能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兵器工业、工程机械等重型特种行走系统,并在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领域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包括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也进行了一定的技术研发,部分企业还处于试验验证阶段。本单位研制的系列化的全液压制动技术,采用车载液压能源实现分时能源管理、串连弹性刹车制动阀、无泄漏驻车组合模块等技术,该技术已应用于兵器工业(轮式、履带式)装甲车等重型车辆等底盘系统中,目前已经形成多型号系列化产品,后续将继续开展系列化及产业化运作,逐步扩大系列化产品的市场覆盖面,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指标】
1)输入压力20MPa;
2)停车最大制动压力范围:3.5~9.5MPa压力不等;
3)制动踏板角度:15~20°;
4)制动踏板初始位置扭矩:不低于3.2N.m,终止位置扭矩:10N.m;
5)制动压力输出滞环:低于7.5%;
6)控制器电流精度:±2%;电源电压:不超过32V;
7)工作温度范围:-40℃~120℃。
上述参数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技术特点】该技术具有优越的制动性能及可靠性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大型车辆制动系统中,该系统可带紧急制动,全部采用液压油制动,特别是与湿式多片式制动器配合使用的条件下,显示出卓越的制动性能,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未来重型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先进程度】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1)兵器工业:全液压制动技术在国内各类(轮式、履带式)装甲车辆及其乘用车辆等底盘系统中,为现代化军用车辆提供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制动系统。
2)工程机械:全液压制动技术对于提高重型特种工程机械车辆制动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可以升级替代传统精度低、耗能高的油气混合制动系统。
3)乘用车辆:安全性成为人们追求乘用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方向,较传统盘式及鼓式制动器而言,在现有全液压制动技术上发展的数字化EHB系统,具备高速响应及低能耗优势为乘用车辆制动系统升级提供重要的发展方向。
4)新能源以及无人驾驶汽车:EHB制动技术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提供重要的发展方向,为先进制动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高容错率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
【专利状态】已授权专利4项。
【合作方式】
1)投资需求:寻求投资,提高产能。可以使制动系统生产产线达到10万套/年,资金需求3000万元,实施周期2年。吸纳投融资的回收周期:3~5年,预期回报率:25%~30%。
2)合作开发:与国内外军用、民用汽车零部件以及整车生产产商开展合作,建立合作配套关系,打造长期合作互赢的稳定模式。
3)技术服务:与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商与整车供应产商开展设计开发,故障诊断、核心零部件维护维修等服务。
【预期效益】
推广重型特种车辆底盘全液压制动技术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在此基础上发展数字化EHB系统技术,快速形成产业规模。通过生产产线建设,可以形成10万套/年的批生产能力,预计至十三五末期,可实现稳定销售量1万余套,形成产值可达3500万元以上。
【联系方式】张鑫彬021-24183336/18017390305
2.应急机械化桥系列产品
【技术领域】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概述】依托工程兵越障、渡河装备的军工核心技术,充分分析民用市场对产品特点的需求,本项目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在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工程施工中保障各种机械、车辆和人员人能快速克服干壑、雨裂、中小河川的机械化桥。该产品作业人数少,作业时间短,模块化设计能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现已形成24米、25米、51米和75米应急机械化桥四款系列化产品,国产化率达到10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达到发达国家同类装备水平,其总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
类别 | 24米桥 | 25米桥 | 51米桥 | 75米桥 |
整车重量 | 33t | ≦30t | ≦33t | 30.6t |
承载能力 | 履带载60t 轮式载17t | 履带载30t 轮式载13t | 履带载60t 轮式载13t | 履带载60t 轮式载13t |
整车尺寸 (长×宽×高) | (13980×3400×3700)mm | (11700×3200×3750)mm | (13600×3200×3470)mm | (11600×3200×3700)mm |
克服最大障碍宽度 | 24m | 25m | 51m | 单跨15米,连续长度不限 |
架设时间 | ≦15min | ≦15min | 90min | 55~65min |
撤收时间 | ≦15min | ≦15min | 150min | 55~65min |
作业人员 | 2~3人 | 2~3人 | 3~6人 | 12人 |
【技术特点】新型应急机械化桥综合集成架设机构、桥跨、辅助器材、控制系统等要素,重点在桥梁单跨架设长度、机动性和环境适应性、桥跨结构轻量化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攻关。研究狭小空间及润滑条件不利条件下大扭矩马达传动技术、自动复位联动摆杆式连桥与拆桥技术,可在-40℃~+46℃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先进程度】国际先进
【技术专题】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大型工程施工、森林消防、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力电力施工等任务。
【专利状态】具有9项国防发明专利授权证书,依托军用技术形成了直接推向民用市场的四款新产品,新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合作方式】
(1)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抢险救灾与公共安全领域市场,在全国及海外市场建立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2)技术服务可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实现道路抢修抢通,为水力水电、大型工程施工等提供解决方案。
【预期效益】公路应急机械化桥梁装备研制及其产业化,是在我公司传统机械化桥梁装备技术基础之上,针对公路后方交通保障应用领域进行的新的适合民用市场的机械化桥桥梁装备研发,目前产品已处于成熟产业化运营阶段。
公司是国内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研制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先锋,公司研发中心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功研制过军用机械化桥产品。新研应急机械化桥基本技术原理、生产管理、沿用我公司已有机械化桥,并在针对后方交通保障的特殊需求进行技术升级与创新。技术方案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借鉴我公司机械化桥类产品,技术实力和产业化保障能力较强,具备良好基础,产业化成熟度较高。
从国内应急救援市场需求分析,应急机械化桥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地政府应急办、公路管理局抢修救灾道路应急抢通。目前,国家交战办、各地应急办、各省市公路管理局以及武警交通部队等单位有明确采购意向。预计每年新增产值过亿元,新增利润2000万元以上。
从外贸市场需求分析,亚非拉国家是我公司传统机械化桥出口市场,对性价比高的机械化桥需求较大,且我公司近年来不断有军援军贸订单。从军方市场需求分析,应急机械化桥系列产品作为保障部队机动的重要装备,如果在自研的过程中有新的技术创新或突破,反过来将有助于提升军用机械化桥的战技指标,符合军民融合的战略规划发展要求。
【联系方式】晏红梅027-87970366/13517190053
3.面齿轮传动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
【技术领域】高端装备
【技术开发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概述】面齿轮传动是一种圆柱直齿轮与圆锥齿轮相啮合的新型先进传动形式,与传统的螺旋锥齿轮传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可靠性高、互换性好、无轴向力、加工效率显著等优势,可明显提高传递功率和寿命。面齿轮传动突破了尺寸、载荷、速度等性能参数的限制,是高端装备实现小体积、大承载、轻质量和低成本的必然选择。
该技术突破了面齿轮传动“构型难、成形难、评价难”的难题,实现了重载面齿轮接触区可控的齿面精准设计,额定载荷、模数范围等指标均超过国外产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面齿轮加工能力的国家。建立了面齿轮加工工艺体系,解决了大批量生产加工质量一致性差的难题,实现了发动机面齿轮传动装置批量化生产。构建了面齿轮加工精度、啮合性能的评定技术体系,形成面齿轮齿面精度和啮合精度检测方法和标准,满足加工精度评价要求。
【技术指标】
类别 | 数值 | |
几 何 精 度 | 齿距累积偏差 | 0.035~0.06 mm |
齿槽跳动 | 0.010 mm | |
型面精度 | <3 μm | |
齿面偏差 | -2.8~8.4 μm | |
加工精度 | 4级 | |
模数 | 1~10.5 mm | |
表面粗糙度 | 0.48 μm | |
性 能 指 标 | 齿面接触区 | 大小、位置和走向可控 |
啮合效率 | 98.6 % | |
齿面应力均方根 | 89.4 MPa | |
承载能力 | 945~1080 kW | |
寿命 | 6270 h |
【技术特点】该技术覆盖了面齿轮传动从基础理论、专用刀具、专用机床设备、制造工艺、检测设备、性能考核试验台到工程装机应用全过程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了面齿轮工程化应用的问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该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大飞机、直升机、新型坦克传动系统、船舶动力、固定翼飞机、雷达等军事领域,也可应用到机床、工程机械、汽车、主减速器、搅拌机、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民用领域。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
【合作方式】
(1)技术转让:将技术成果、专利以市场价转让给齿轮、车桥及齿轮箱等企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服务。
(2)许可使用:允许齿轮、车桥及齿轮箱等单位根据约定条件使用相关技术成果和专利,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3)合作开发:与齿轮、车桥及齿轮箱等单位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开发,共享新产品的市场利润。
(4)技术服务:利用技术为齿轮、车桥及齿轮箱等单位提供面齿轮传动适配等服务,优先享受技术升级服务。
【预期效益】据有关数据显示,重型运载车巿场的平均年需求量约为110万辆;汽车巿场的平均年需求总量约为1970万辆;按市场份额的10%代替螺旋锥齿轮传动车桥来计算,全面齿轮车桥年产值将超过40亿元。
【联系方式】王延忠010-82338730/136915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