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兴旺,畜禽产品产量倍增
从1978年到2017年,四川畜牧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全省畜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畜牧强省之路。
1.畜牧业发展基础牢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适时调整畜牧经济发展思路,出台发展畜牧业的有关决定,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畜牧业的长期稳定。狠抓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狠抓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监控;创新体制,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优化生猪品种品质和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为重点,围绕生猪产业控量提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禽兔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畜牧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2.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拥有60多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出栏量稳坐头把交椅。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6579.1万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9.4%,比第二位的河南省多359.1万头。出栏量比1978年增加了4965.1万头,增3.1倍,年均增长3.7%。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40年,四川农业乘改革之风破浪前行,取得了骄人成绩,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进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川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创四川农业农村更好的未来。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四川乡村振兴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