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农民收入结构是传统的农业经营收入唱“独角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各项惠农富农补贴相继出台,四川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四项收入齐头并进,形成了“大合唱”的良好局面。2017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32.8%,比1990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达到25.1%,提高了20.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比为39.4%,下降了40.0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四川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20.3元,增加到2017年的11396.7元,增加11276.4元,增长93.7倍,年均增长12.1%。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由解决温饱向注重生活品质转变。2017年,四川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比1978年下降了36.4个百分点;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下降了5.6个百分点。主要用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分别提高了2.6、12.0、7.2、8.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