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深圳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深圳人如何养老?(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10-17 12:02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国老年节”。年轻人的城市深圳也在慢慢变老。深圳市民政局预计深圳将在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对此,深圳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布局养老事业。

2023年深圳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3年以来,深圳常住人口大幅增长,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1062.89万人,人口增量近8.15万人,2015年常住人口1137.89万人,常住人口增量突破60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较2016年增长55.08万人。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人口不断增加、早期来深圳特区创业的“拓荒牛”成批退休、随迁老人持续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益突出。根据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的说明,截至2017年底,深圳全市户籍老年人为28.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如果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则大约有90万老年人,再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有超过120万老年人,预计深圳将在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深圳提前规划布局养老事业

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父母一辈中,有超过四成仍在为养老工作,仅有24.74%依赖子女赡养来养老,而在每个月给父母赡养费的人群中,每月拿出500元及以下养老费的人群占比25.57%,超过千元的则寥寥无几……

深圳老人如何养老?深圳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布局养老事业,前瞻性地解决养老难题,不仅要满足现有户籍老年人和不断增加的户籍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还要逐步惠及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和实际在深圳居住老年人。

深圳特色养老实施“136”工程政府托底 保障困难老人鼓励社会养老

《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包括九章九十五个条文,主要包括总则、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记者从正在征求意见的《条例》了解到,深圳特色养老的总体方向是,推动实施养老事业“136”工程,即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全市域养老服务网络(1张网),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公益力量(3股力量),提供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服务(3种服务方式),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服务体系(6个层级)。

 《条例》中明确,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建设、政策制定,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和管理,托底保障困难老人,同时也应当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或者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用“时间银行”机制 鼓励年轻人参与养老服务

《条例》就养老基本保障作了一些硬性规定。例如: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按照每二万人不少于7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置建设;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应占总床位的80%以上;设立社区养老专员,养老专员与常住老年人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00。

为了提供持续稳定的护理保障,《条例》规定,特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参保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所需费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提供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时间银行机制能够很好地鼓励志愿者(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养老服务。《条例》规定,特区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志愿服务积分等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

  《条例》规定,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级留成部分按照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用于养老服务,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此外,《条例》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就养老服务业建设项目税费、水电气价格、经营税费的优惠进行了明确。

  《条例》设专章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价格形成机制、合同订立、终止运营及责任保险等作了具体规定。

   养老人才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深圳养老发展需要,培养、引进、拓展养老人才刻不容缓。同时,为了能够留得住养老人才必须建立薪酬保障、职级晋升、入职奖励等措施。《条例》对此设专章规定。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深圳养老产业市场前景与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0755-8209501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