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市场的独特性
3.1中国道路的技术挑战
目前世界的无人驾驶路测,主要是在硅谷地区。而中国的道路交通情况,相比起硅谷,或者其他发达国家,路况更加复杂。目前主流的无人驾驶算法,都需要解决cornercase的问题,无论是通过不断更迭算法打补丁的方式,还是通过DNN,收集数据来解决,都需要实际上接触大量的cornercase,才能够实现。
因此,把硅谷的算法平移到中国,是一定会失败的。比如Google在旧金山湾区跑得很完美的无人车,开到德州就问题百出了,更不要说来中国了。
(图:中美路况的对比)
因此,中国市场急需要针对中国的路况而开发的系统,不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路测收集数据,就无法实现在中国本土的Level4无人驾驶落地。
3.2 中国的无人驾驶发展现状
根据工信部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中国2020年,2025年关于无人驾驶的目标如下: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智能网联汽车分为DA、PA、HA、FA四个级别,其中,PA指部分自动驾驶,HA指高度自动驾驶,FA指完全自主驾驶,驾驶权完全移交给车辆。
2020年,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50%,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掌握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满足自主规模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自主设施占有率80%以上。
2025年,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60%,DA、PA、H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自主智能卡车开始大规模出口。制定中国版完全自主驾驶标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多网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及自动控制技术,配合智能环境和辅助设施实现自主驾驶,可改变出行模式、消除拥堵、提高道路利用率,综合能耗降低10%,减少排放20%,减少交通事故数80%,基本消除交通死亡;FA智能化装备率10%,自主系统装备率40%。
另一方面,国内也有很多企业,高校,开始自主研发Level4无人驾驶系统。典型的比如百度,Volvo,国防科大和上汽等。很多都已经实现了较长距离的高速公路实验,以及封闭区域内的实验。
3.3 中国特色的无人车小镇建设
在政府和开发商的推动下,中国各地正在兴起“无人车小镇”建设热潮。典型的比如深圳和福建漳州。
深圳的无人车小镇(摘抄自新闻):
南方科技大学、密西根大学、前沿产业基金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宣布联合共建无人驾驶示范基地。该项目总投资规模100亿元,将选址在深圳龙岗区或深汕合作区,具体区域还在勘探和规划。
这个示范基地就是无人驾驶小镇。按照前沿产业基金联合创始人王乐京的设想,小镇内汇集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企业,建造无人驾驶示范运行区,住宅、教育、医院等基础设施。员工步行就能上班,投资机构一天内可以洽谈多家企业。
王乐京想打造的是一个集智能汽车产业相关的「硅谷+Mcity」模式(Mcity是密西根大学建设的全球第一个专门用于测试汽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潜力的试验场)。按照规划,明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将有第一批测试车在基地试用。
福建漳州的无人车小镇(摘抄自新闻):
漳州的“全球首个城市级无人驾驶汽车社会实验室”,基本上也是这个概念。据说,它还是Mcity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更与密歇根州政府和硅谷库比蒂诺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它将落户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漳州招商局开发区”)。该项目计划构建三个关联递进的试验场景,包括60万平方米的封闭测试场、2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实验场(既是产业聚集区,也是新的出行方式的实验区),最后在整个开发区(56平方公里)进行无人驾驶技术规管方式的规模化实验,形成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制度、商业保险、技术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框架。
漳州招商局开发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是一个城市级别的物理空间,项目还将配套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对入驻企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