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全文/解读)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9-19 09:02
分享:

第三章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一节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以规划为指导、资源整合为着力点,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分类指导全省医疗资源发展,加快结构布局优化,促进医疗资源向皖北地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倾斜、向基层和农村流动,补短板、强基础、促高端,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积极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3个区域医疗中心,阜阳市、安庆市2个区域医疗次中心,淮北市、亳州市、黄山市、宿松县、金寨县、泗县、天长市、广德县8个区域医疗基地。强化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对新建城区、郊区、卫星城区等薄弱区域,或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的地区和领域,由地方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建设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提高妇幼健康、公共卫生、肿瘤、精神、产科、儿科、康复、护理等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卫生计生委)

第二节利用社会资本做优医疗资源增量

充分发挥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推动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力量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社会资本在亳州市、宿州市、马鞍山市、六安市、安庆市、滁州市、池州市、阜阳市等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举办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儿科、精神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保健、康复、安宁疗护等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三节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实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水平,部分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水平。加强以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省、市、县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在孕产保健、出生缺陷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能力。(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依托省办综合性医院在皖南、皖北、皖中分别设置1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推进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安徽省移动医疗中心)和省卫生应急演练基地建设,构建水陆空立体化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提升省核辐射和中毒紧急救援能力,切实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水平。加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安徽)建设,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县、乡两级急救体系建设。(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推进城乡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协同发展。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派出机构建设,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资源向社区、乡村和城乡结合部延伸,逐步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计生监督网络体系。(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