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附图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8-15 11:26
分享:

国内便利店行业的特点

1)品牌集中度逐渐加大。2016年规模排名前十五的便利店品牌门店数达到7万家,占国内所有门店数的72%,而且由于便利店业态极度依赖门店规模、后台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随着行业日趋发展,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最后很可能形成日本、台湾、韩国等地最后区域内只有3、4家便利店集团的局面。

2)各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的广东、上海两地是便利店最为发达的地区,地区便利店数量均超过8000个,行业逐渐饱和且竞争加剧;国内其他省份的便利店市场大多还处于起步期或成长期,单地区便利店数量在3000以下。

3)区域市场壁垒突出。便利店连锁品牌都是通过深耕主营区域来形成区域内密集网点布局,从而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而跨区域扩张时则需要重建当地供应链体系并面临当地品牌的竞争压力,以易捷和昆仑好客为例,虽然门店数最多且随着加油站可以快速全国扩张,但由于商品品类单一且门店分散,两个品牌2016年上半年的单店日均销售额都只有2000-3000元,几乎是统计的65家便利店品牌中的最后两名,且远低于行业单店日销均值5800元。因此,目前基本没有可以布局全国的便利店企业,区域市场壁垒将在一定程度上长期阻碍便利店品牌跨区域扩张。

4)各区域竞争角力点不同。随着行业的发展,便利店品牌最开始是比拼门店规模,在完成对优质物业和顾客心理占位的同时以规模化就降低成本;完成初步的门店占位和消费者教育后,便利店品牌的竞争将升级为商品的竞争。目前,只有上海地区进入了第三阶段的竞争(即企业管理是否能支持大规模动态扩张,其中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把控需要便利店总部具有高效的经营能力),广东处于第二阶段的竞争(美宜佳、上好、天福基本完成门店密度积累,开始关注鲜食商品的开发,但还是靠松散型加盟和收加盟费赚钱),国内其他区域则多是在第一阶段比拼门店密度(比如红旗连锁实为小超市,2015年库存周转天数为全家的2倍多,但依靠并购加大区域门店密度,降低单位成本)。

国内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今年6月,商务部首次发布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便利店景气指数为72.2,整体较为乐观,但业内对业务成本、店租成本等方面表现出担忧。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指出,后期各品牌都会提高鲜食速食和自有品牌占比,提升毛利率和聚客能力,通过提升鲜食速食占比来提升整体毛利率并持续增加客户粘性;同时,在自有品牌建设上,日系便利店将其在速食、鲜食上的既有品牌优势和技术移植到国内门店中,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内资便利店的自有产品普遍占比不高,品牌建设仍处于探索期,需要继续发力。

其次,各品牌会延伸多样化的社区增值服务。便利店不仅仅是出售商品,更应提供各种成熟精细的增值服务,而多样化服务的便利性是其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利店企业凭借密集网点资源,正在成为电商线下落地的首选渠道。对于电商企业,便利店能够弥补线上销售的两大限制:体验性差和配送时滞。

日本便利店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与人口老龄化有关,日本三大便利店品牌围绕老年人推出了诸如健康咨询、物业服务等增值服务。但是在当下中国,7-Eleven中国每年做的顾客调查显示,便利店却实实在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人市场仍值得重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