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 近前,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截至6月1日中午,顺丰已经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方面表示,对此感到很突然,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在此期间,为保证消费者和商家利益,菜鸟网络建议商家暂时改用其他快递公司发货。
据了解,顺丰暂停数据接口后,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信息。这可能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重大损失。菜鸟在声明中称,事情发生很突然。据悉,5月31日晚上6点,菜鸟网络接到顺丰发出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6月1日凌晨,顺丰就关闭了快递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此事发生前,菜鸟宣称,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正在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将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
顺丰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其实是菜鸟以数据安全为由暂停丰巢数据接口,有针对的封杀丰巢,进而引发顺丰主动停止与菜鸟的数据对接。“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基于大数据下的博弈
菜鸟物流依托着背后的淘宝、天猫,与顺丰物流虽然会有一定的竞争,但也不至于“撕破脸”直接正面交锋,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结果的出现呢?
就在6月1日“鸟巢”事件发生的前两天,5月29日,中国邮政、顺丰等15家快递与菜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15家企业与菜鸟将基于云计算服务,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升级。除了数据层面的合作,各方还将提升快递流转各环节的服务能力。通过环节优化,从末端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在此我们可以初探出这次争斗的端倪,菜鸟物流基于阿里云平台的云计算服务,通过整合物流的各个环节,以此提高物流的质量,而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各物流公司手中积累的数据,因为对于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比单纯的快递业务更有价值的就是其手中积累的数据,谁能紧握住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谁就能在未来大数据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168亿元,预计2017年-2020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调查显示,目前近六成企业已成立数据分析相关部门,超过1/3的企业已经应用大数据。大数据应用为企业带来最明显的效果是实现了智能决策和提升了运营效率。
从市场细分领域来看,大数据软件和服务比重呈上升趋势,硬件比重逐年减少。与2015年相比,2016年大数据硬件市场规模为53.9亿元,占比下降1.8%;软件市场规模为72.6亿元,占比提高0.8%;服务市场规模达41.5亿元,占比提高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通过以上的图表,我们就不难得出,为什么阿里一直希望顺丰能够使用旗下的阿里云服务,因为顺丰作为快递企业中唯一上市的快递企业,其手中的数据肯定能使阿里云的的数据积累更上一层楼。而顺丰之所以没有选择阿里云,而是选择有相同商业价值的腾讯云,想必也是不愿拱手把手中的数据让出去,同时,为了保留其在快递行业的话语权,更加不可能在这方面与阿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