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拓展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
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大力促进低碳清洁的天然气资源在省内的应用市场开发,扩大天然气的消纳能力,全面加快推进天然气在燃气发电、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化工用气、交通燃料、储冷及冷能利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领域高效、科学利用,扩大LNG资源利用范围,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使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显著提升。紧紧抓住全省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建设生态、低碳海南的历史机遇,推进岛内天然气的利用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产业链建设;积极推动天然气利用政策的落实,在天然气化工等领域实现突破;稳步推进省内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与已建成的西部环岛管道连接成网,同时推进各市县(区)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培育市场;加大力度推进省内富有潜力的天然气利用市场的开发,包括天然气发电、工业,天然气车船加注以及天然气化工等业务;推动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各环节努力降低成本,严格市场监管、成本监审及价格核定,努力降低终端用户用气价格,切实增加天然气经济竞争力,保障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天然气化工领域,坚持科学合理布局、清洁高效转化、技术装备自主化、示范先行的原则,积极延伸我省天然气化工产业链。一是推动天然气(甲醇)制烯烃、芳烃、乙二醇、新材料等工程示范,重点开发差异化产品、高端化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改善产品质量,加强体系优化集成,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二是延伸天然气制化肥产业连环,发展尿素产品深加工,向下发展复混肥、高效复合肥。
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天然气清洁能源汽车、船舶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建设天然气加气站点,研究制订相关标准和鼓励政策。
在工业用能领域,推动天然气生产用锅炉的使用比例,逐步替代燃煤锅炉,降低污染物排放。
(六)提升油气储备交易功能。
“十三五”期间,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洋浦区位优势,打造洋浦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发挥东方市港口资源整体优势,建设国家成品油储备库,建设大型石油储备中转基地。适时建设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配套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推动华信洋浦石油储备基地二期、儋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东方国家成品油储备库、海南LNG二期扩建等项目,力争油气库容达到1700万方库容,新增油气专用码头转运能力超过4000万方。加强储气调峰设施和LNG接收、存储设施建设,鼓励发展企业商业储备,提高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
用好洋浦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基于洋浦油气化工品仓储中心、LNG仓储转运中心,积极发展面向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沿海地区油气化工品的分拨服务,推动洋浦石油化工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打造华南地区重要的油品和化工品仓储、物流、交易集散地。加快建设油气化工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申请国家能源贸易资质,开展跨境结算试点,加快以面向东南亚的国家级、国际性石油天然气交易平台为目标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价格发现的功能,积极向国家争取人民币境外结算、成品油非国营进口资质以及能源期货交易等各项政策。
积极发展石油化工交易市场,发展原油、燃料油、成品油、润滑油、综合化工及LNG等大宗石化产品交易;推进大型综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为客户提供能源与化工产品网上交易、行情分析、交易指数、信用评级、大数据分析和结算、融资、信托、仓储、物流等全过程、全方位专业服务;建成洋浦能源贸易综合基地,打造与世界各大交易所接轨的集产品定价中心、交易中心、资讯中心、金融中心与供应链管理中心于一体的国家级、国际化要素交易平台,融入全球能源及石油化工产品定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