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底线。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重复建设。采用先进技术,集约利用资源,完善环保设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项目准入条件,把在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放在首位;推进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梯级、重复、循环利用,降低消耗。
2.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化、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落实国家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港口为依托、高科技为引领、环保节能为前提集约发展,推动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向园区聚集,优化发展油气开发及产业链,配套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油气产业服务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洋浦、东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绿色环保的现代石化产业链。
3.坚持市场导向,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临港优势,放眼国际市场,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广泛吸引投资者;重点选择国内外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产品,推动我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4.坚持选好选优,执行先进标准。优先考虑采用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化、产品档次高、环境友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与现有产业紧密结合,并执行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和安全环境管理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本质安全。加强职业培训,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确保规划项目实施后符合消防法规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
(三)规划目标。
坚持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将现有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两大主攻方向。勘探开发“立足近海、加快深水、以近养远、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建设覆盖全岛的天然气管网和油气产品销售网络,拓展天然气(LNG)综合利用领域,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形成油气储运交易集散中心,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加速形成新的重要增长点。实现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明显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广泛使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形成新动力、新优势,实现全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东方13-2气田、陵水17-2气田投产,福山油田、文昌油气田增储上产;中海油马村、东方服务保障基地功能完善;建设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天然气管网,形成全省天然气环岛主干网;大幅提高全岛天然气普及率,力争全省天然气管网覆盖全部市县;形成每年1200万吨原油加工、160万吨对二甲苯等产能,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现有装置100%升级改造;新建加油站342座、加气站125座。
2.结构调整目标。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向产业下游延伸,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高端化产品特色。油气开发方面,海南岛周边海域规划的海上油气产量保持稳产,天然气产量上台阶,建设5座综合平台、1座保障终端,平均年钻井50口。炼化方面,炼油领域加快升级,改进工艺与装备,提高对劣质原油的适应性,提高行业副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烯烃产业走炼化一体化道路,促进石油基烯烃原料的轻质化,稳步推进乙烷裂解制烯烃,完善芳烃产业。有机原料方面,发展短缺品种的乙二醇、丙烯腈、苯乙烯等,加快环氧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清洁工艺的开发、替代和推广。化工新材料方面,高端聚烯烃树脂领域要开发新型催化工艺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在高性能橡胶材料领域,促进丁苯橡胶、顺丁橡胶,适度发展杜仲胶等非传统天然橡胶。
3.绿色发展目标。“十三五”末,行业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万元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