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是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攻坚年,是“去杠杆”工作的开局年。党中央、国务院把钢铁行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这给钢铁行业脱困发展、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精神,抢抓机遇,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017年钢铁行业要做好重中之重的几项工作:
第一、要坚定不移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2016年钢铁去产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通过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实践,普遍提高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三去一降一补”的系列举措将会对钢铁行业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二是市场得到了净化,企业转型升级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行业扭亏为盈,增强了信心。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年,必须全力以赴的打好这一仗,协会和会员企业将一如既往的配合政府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以处置钢铁僵尸企业为牛鼻子,该淘汰的僵尸企业坚决淘汰;二是坚决取缔“地条钢”,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坚决打击违规违法项目,严防新增产能;四是加快推进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五是稳妥安置人员,妥善处置好债务问题。
第二,要全力推进钢铁行业去杠杆步入快车道。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企业的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就钢铁而言,产能过剩会影响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杠杆同样会造成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滞后。过去我们一直说钢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尤其国有老企业,人员多是最大的负担,现在这种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并且债务负担沉重等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如短贷长用的现象很严重。不论是企业搬迁,还是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非钢投资,大多是通过举债来实现的。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形势不好时,过高的债务往往使企业被压得喘不过气,举步维艰,部分企业甚至有债务负担持续加剧之势。
当前一部分骨干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负担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企业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产品、区域、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这样的骨干企业一旦能够去杠杆,减轻债务负担,即可焕发企业的青春活力,因此建议金融系统对钢铁企业应该是有保有压。
在去杠杆方面,部际联席会,特别是银监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了像中钢集团债务处置的案例,但就整体而言,还有差距。企业去杠杆迫切程度高,而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有的企业实施了债转股,据悉还只能算是“名股实债”,资产负债率下来了,实际负担反而上升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中钢协会同银监会3月9日在南昌召开了钢铁行业首场去杠杆会议,提出了用3-5年时间,促使行业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下的目标,并希望在银监会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尽快确定一批去杠杆的先行企业,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把资产负债率和企业债务负担降下来,把去产能中资产、债务处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