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医疗数据库。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健康等各相关领域数据对接融合,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建设智慧医院,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推广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
养老服务大数据应用。整合民政系统数据资源,汇聚老年人口、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能力评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等数据,完善养老数据库。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建设,打造10分钟智慧养老服务圈,提升社区养老智能化服务水平。
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推动省内景点、旅行社、餐饮住宿等相关数据共享开放,对接互联网旅游平台,建设旅游数据库,开展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大数据应用,实现对重点景区游客流量的监控、预警和及时分流疏导。布局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服务。
新型教育大数据应用。推进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推动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的教、学、考、评和教育管理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构建动态化教育数据库。汇聚整合各类优质资源,积极推行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学习者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分析与教育质量监管系统,开展精准化的学习诊断、分析和绩效评估。
融合媒体大数据应用。整合内容生产、内容播映、用户服务、新媒体传播等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新闻传媒大数据管理和舆情监测平台。推进网络音视频数据汇聚、挖掘、分析、应用,建设河南融媒信息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用户的精确画像和传播效果的反馈评价,推动广播影视内容的精细化生产、精准化传播。
5.大力推动产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企业应用系统连接和集成,推动企业间数据资源流动、汇聚和共享。打造工业云平台体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搭建细分专业的行业云平台,面向行业企业提供众包设计、产品研发、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工业电子商务、工业大数据等服务。开展试点示范。支持企业与国内主要工业云平台及智能制造服务提供商深入合作,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推动生产设备、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升级。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支持企业发展远程维护、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设计优化和故障预测;在冶金、化工等行业,支持企业对生产线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优化;在建材、轻纺等行业,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客户体验中心等,发展按需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鼓励郑州、洛阳、许昌等基础条件好的地方建设制造业大数据创新试验区,探索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新模式。
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培育壮大一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支持世界工厂网、企汇网、中华粮网、中钢网、豫货通天下等电商平台企业做大做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示范,建设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商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保险、交通物流等相关数据汇聚共享,为实现电子商务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提供支撑。鼓励骨干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开展精准营销、风险分析、精细化管理、小微金融服务等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