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20 14:20
分享:

二、主要问题

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保护和压减煤炭消费任务繁重,煤炭消费动力不足,煤炭工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一)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国煤炭产能过剩明显,煤炭需求低迷,煤炭企业货款回收难度加大,经营普遍困难。

(二)安全生产压力加大。2015年底,全省采深大于600米矿井30余处,采深超过1000米矿井4处,矿井地应力、瓦斯压力、奥灰水压增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增多,耦合灾害加剧。先进产能煤矿比重任然偏低,大部分整合技改煤矿复工复产条件难以满足要求,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挑战。

(三)资源接续储备不足。全省已探明保有资源中,已利用资源占80%,未利用资源占7%,勘探区占13%。全省可用资源/储量保有率和储量保有系数,同全国水平相差较大。全省国有控股重点煤矿剩余地质储量约80亿吨,其中“三下压煤”46亿吨,占57%。在“三下压煤”中,村庄压煤33.5亿吨,占42%。由于村庄搬迁征地难、费用高,村庄压煤得不到解放,影响矿井正常接续开采。

(四)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煤炭行业去产能、降成本、处置“僵尸企业”任务艰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安置、债务违约和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干部职工进退机制不活。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民营煤矿管理难度大,整合主体企业不能完全行使决策权、经营权,管控体制亟待完善。

三、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煤炭工业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增加,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进程加快,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国内方面,能源需求放缓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煤炭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64%下降至2020年的58%左右。从省内看,能源结构清洁化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进,“6643”工程压减煤炭消费硬任务的逐步完成,全省煤炭消费“天花板”已经形成,煤炭消费强度会逐渐减弱。国家优化生产开发布局,要求压缩东部开发规模,三年内不核准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新增产能项目,实施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势必对我省煤炭生产开发产生直接影响。部分煤炭资源枯竭、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的煤矿,将逐步退出,全省煤炭产能和产量将大幅度下降。

第二章煤炭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

一、煤炭需求预测

2015年,全省消耗煤炭2.9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6.6%。根据国家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要求,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控制在2.7亿吨以内,煤炭生产能力掌握在7000万吨左右,年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左右。与需求相比,全省2020年煤炭需求缺口22000万吨左右,需通过省外调入解决。

二、跨区调运平衡

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预计39亿吨,煤炭需求约41亿吨,加上进口部分煤炭,总体平衡。预计2020年,全国煤炭调出省区净调出量16.6亿吨,其中晋陕蒙地区15.85亿吨,主要调往华东、京津冀、东北地区及四川、重庆,我省调入量占晋陕蒙三省调出量的13%。目前,山西省煤炭年产量8.5亿吨,内蒙煤炭年产量8.7亿吨,陕西煤炭年产量5.3亿吨。预计2020年还将有部分增长。我省处于三省煤炭调出通道,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十三五”期间境内铁路运输能力可达10亿吨以上,加上公路运输的有效补充,煤源和运力能够满足煤炭调入需求。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