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10 18:06
分享:

1.改革创新工程

落实好促进职能转变的改革创新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梳理、依法清理本市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定,建立体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体育产业提供良好的准入环境。

落实好体育组织机构的改革创新任务。加快推进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加快体育单项运动协会改革,进一步落实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降低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加强分类指导和业务指导。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服务消费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落实好试点先行的改革创新任务。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优势,积极探索体育产权交易、重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贸易等改革创新试点,为探索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积累经验。

2.赛事引领工程

创新体育赛事管理制度。建立市级重大体育赛事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赛事举办环境,降低赛事举办成本。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体育赛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主的办赛机制。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赛事组织推广模式,着力提高赛事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明确申办赛事的机构及策略。在原有赛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申办体育赛事的策略,选择更能传递运动精神、提升上海城市活力、激发市民参与热情的体育项目作为申办目标。丰富赛事的衍生产品,提升赛事的娱乐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大各类办赛主体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承办国际国内重要赛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推动赛事主体“引进来”和“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主体的交流合作,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国内外赛事运营公司将大型商业赛事及衍生活动落户上海,积极开创上海赛事知名品牌和项目精品。发挥本市企业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经验优势,鼓励引导上海赛事品牌走出去,扩大上海赛事的品牌影响力。

3.主体培育工程

引进国际体育机构。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帮助下,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各类国际体育组织机构在上海设立区域组织或分支机构。

壮大体育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体育产业公司总部、区域总部、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支持在沪体育企业跨区域、跨境经营,不断提升发展能级。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体育企业。开展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到2020年,力争打造2-3家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培育或吸引3-5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上市体育企业。

扶持体育中小企业。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有效对接。鼓励设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支持小微体育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