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基础能力完善枢纽节点。
完善快递物流载体建设,在全国一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依托机场、铁路、公路、水路,配套建设辐射国内外的大型快递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
在全国二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建设区域性快递物流园区和分拨中心。
在三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建设辐射周边区域的快递分拨中心。推广使用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提升快递枢纽运营效率和处理能力,形成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功能集成的快递枢纽中心。鼓励快递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制造业园区、保税14物流园区和农产品、商品集散中心。到2020年,建成4个快递示范园区。
优化网络组织。依托珠三角发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推动完善覆盖城乡、配套衔接、转运高效的快递网络。支持快递企业综合运用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武广、南广、贵广、厦深、广珠城际等高铁快递,配套建设相关设备设施,鼓励快递企业以自建、参股、合作等方式组建航空货运公司,提高快递运输效率和能力。
提升末端能力。支持企业利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运输工具实施终端配送作业,重点解决快递车辆城市通行停靠、电动三轮车禁限行等瓶颈问题,推动解决“最后一公里”
末端配送难题。推进快递服务进社区、进校区、进商区,支持快递企业、电商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源建设面向区域用户的快递公共服务平台和公用信息平台。依托服务平台,提供快件统一收派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配送服务,提高快递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鼓励企业开展末端服务合作,实施城市网点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服务网点,加快社区智能快件箱建设。到2020年,在广州、深圳、东莞率先搭建形成快递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快递下乡”与“电商下乡”紧密合作、互动发展,在农村地区依托邮政普服网点,构建覆盖全部乡镇的快递网络系统,提升农村快递末端服务水平。
(四)深化交邮协同
推进平台建设。以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契机,在设施规划、政策扶持、业务合作等方面,切实推进快递业16与交通运输全方位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快递处理中心、快递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布局的衔接,形成稳定便捷、经济高效的快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通道。建立开放型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快递与交通运输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交通运输枢纽统筹建设快递接驳、仓储、分拨平台。优化快件安检、配载流程,完善航空和高铁快件“绿色通道”。
深化业务对接。支持快递企业与物流、航空、铁路等交通企业协作发展。实施快件“上机上铁”工程,发展快递全货机、高铁快递和电商快递班列,提升快件运输集装化水平,推广空地联运和公铁联运,提升快递转运时效,形成复合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在汽车站、铁路站、机场航站楼及城市候机楼设置服务网点,提供物品寄递等便民服务。探索推广公路客运班车代运快件试点。支持开展高铁快递业务,鼓励快递企业组建货运航空公司,提升快递铁路和航空运输能力和水平。推动快递业相关标准与交通运输业相关标准有效衔接,强化快递运输时间与航班、高铁运行时刻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