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3-02 14:06
分享: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邮政行业发展活力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市场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支持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品种,创建服务品牌。提升行业服务山西经济转型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不断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行业服务短板。

2.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行政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建立完善邮政管理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支持和包容业态创新,支持多元资本进入快递服务领域,激发市场活力。

3.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企业深化自身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影响力。支持快递市场对外开放,顺应市场化改革,鼓励快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运营机制。

(二)坚持普惠民生,提升普遍服务能力水平

1.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坚持区域城乡均等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以邮区中心局为节点、邮政网点为终端、便民服务站和村邮站等为末梢,逐步完善深入农村和社区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布局,加强对偏远地区行政村的业务覆盖,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寄递需求。实施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工程。分区域、有重点地建设邮政服务网点、推进农村地区和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邮政网点建设改造,加强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衔接。

2.健全普遍服务运营保障机制。鼓励邮政企业丰富乡镇局所服务功能,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减免邮政专用车辆通行费政策。

3.创新邮政普遍服务运行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创新普遍服务供给方式,增加国际普邮包裹等服务,建设农村电商邮政寄递网,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的新型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支撑邮政服务精准脱贫,提高邮政服务供给效率。

专栏2: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工程
逐步提升各类邮政局所普遍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服务水平,完善城镇普遍服务基础设施。 1、新建1个省级邮件处理中心,面积60000平方米,投资5亿元; 2、升级改造500个以上邮政局所; 3、新建6000个以上村邮站;     4、安装设置300个以上多功能邮政报刊亭。

(三)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快递服务量质同升

1.推动快递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引导企业细化服务项目,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快递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海外仓在境外建设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发展跨境寄递业务。支持国内外资本进入省内快递市场,推动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做大做强。

2.推动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加强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好、业务量大的重要节点城市合理布局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在太原、大同、临汾、吕梁、运城、长治等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规划建设集中仓储、高效分拣、快速配送、商品展示一体化的现代化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结合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优先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建设二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

3.支持农产品快递运输工程建设。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鲜活农产品运输,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鲜活农产品冷链生产加工企业直接设置快运联系点,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转运效率,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快递运输网络。结合区位特点和用户需求,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医药、出版物、冷链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快递园区,发挥快递园区的行业示范带动作用。

4.推进城乡快递一体化配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向下工程,统筹规划布局快递物流园区、分拨中心、末端网点等三级配送体系,协调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开辟专门区域建设快递末端服务点。进一步发挥邮政企业、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促进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农村终端设施与“快递下乡”农村末端服务网点的融合,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快递末端服务建设。

专栏3:快递服务网络建设工程
1.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工程。结合国家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国家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规划布局及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等国家战略规划,优先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建设示范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争取在吕梁、运城、长治等地规划建设现代化快递园区。 2.分拨中心处理能力提升工程。支持11个设区市的邮政、快递企业升级改造分拨中心,提升邮件、快件自动化处理能力。 3.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建设工程。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快递末端服务营业场所,鼓励企业开展第三方合作模式创新,推进快递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区,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快递公共投递服务体系,主要在全省建设1000个拓展型,9000个基本型快递营业场所。 4.“快递下乡”工程。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快递末端投递网,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四)坚持安全为基,提升邮政行业监管效能

1.完善监管体系。有序推进邮政管理体制不断向下延伸,逐步建立县级邮政管理机构。推动组建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全面履行政府邮政行业管理职能,强化法治邮政建设,构建系统完善的法治化、程序化、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邮政业监管体系,促进监管队伍人员结构更加优化,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监管手段日趋完善,监管设备配置率不断提升。构建互联互通、整合协同、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监管支撑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监管信息应用与共享,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2.优化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撤销和业务停限办审批。建立网点分级管理制度,健全普遍服务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流程,规范市场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管理、信息公开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科学化、属地化、片区化监管模式。

3.加强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安全邮政”建设,更加突出以预防为主,从事后处置向主动管控转变。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用户自律、社会支持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用户安全用邮责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推动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纳入地方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实施属地监管、联动监管、片区化和网格化监管。严格落实邮件快件收寄验视、用户实名收寄和安全生产设备配置等相关规定,全面实施邮件快件过机安检。加强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发挥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作用,完善信息化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寄递渠道的反恐和安全防范工作。建立综合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保障,推动企业参与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专栏4:邮政业安全监管工程
    1.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工程。主要建设12个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邮政业安全监管“绿盾”工程。推动全省邮政、快递企业分拨中心,落实国家关于寄递渠道安全三项制度规定要求,全面配置安检设备(X光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