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一:以电网公司为主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配售点公司成为发展主流。第一批105个增量配电网示范项目落定,增量配电网放开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国家电网以省级电力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与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供电公司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发展主流。
猜想二:“一带一路”引领电工装备加快出海。国内电源装机过剩趋势显露,火电过剩尤为明显,国内电力投资积极性将会削弱,未来电工装备主要增量市场来自海外。过去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署电力项目合同额占全部海外电力项目签约额的65%。考虑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对落后的电力实施条件、仍在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亚投行成立后大型电力项目融资渠道的拓宽,我们估计未来海外电力项目签约合同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猜想三:国企改革催生大型发电设备企业重组。央企兼并重组在国企改革设计蓝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核电与中电投重组已经为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改革方式提供案例,未来集中资源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的改革方式也将出现突破。东方电气与哈电集团作为发电设备领域仅有的两家国企,在行业产能过剩且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重组预期合理。
猜想四:全国统一碳市场激发碳资产管理及清洁能源活力。全国统一碳市场开启后,配额总量将是七个试点2014年度配额总量的4倍,按现有的价栺和换手率(约3%)估算,全国统一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规模将达40亿元,若考虑CCER则总的现货交易规模超50亿元;衍生品市场有望快速扩张并成为碳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低碳排放的新能源产业和在碳排放权开发到交易整个流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将受益。
猜想五:新能源汽车平价时点到来。随着2017年Model3的推出、国内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续驶里程突破300公里及综合成本不断下降、充电网络初步成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平价时点有望于2017年到来。成本方面,国内动力锂电产能的迅速投放正加速其产业化进程,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预计到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组的单位价栺有望降至2元/Wh。
猜想六:动力电池行业大整合,将进入“战国时代”。工信部动力电池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大幅抬高产能门槛至8Gwh,国家补贴发放的延迟和后续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金链长期紧张,中小规模动力电池企业将同时面临产能不达标带来的投资压力和回款不及时带来的经营压力。行业内部整合将成为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动力电池行业将提前迎来“兼并重组、剩者为王”的战国时代。
猜想七:商用储能加快普及,开启民用储能浪潮。国家能源局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试点的通知中首次明确储能设施的购电、售电价栺,为后续推出示范项目或制定推广政策奠定基础。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梯次利用和电池降价将使储能应用更具经济性。日本东芝已经推出家用储能设备,有望开启民用储能浪潮。
猜想八:软包动力电池加速渗透,与圆柱、方形三足鼎立。网传补贴政策明确能量密度要求,当前主流磷酸铁锂产品多只能达到补贴基准要求。除更换材料体系外,软包锂电可以提升10%-20%能量密度,将成为重要的可选技术路线。多家乘用车企已推出搭载软包电池的产品,随着后续客车领域三元放开,软包将成为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优先选择。我们认为软包电池将在动力电池领域快速渗透,与圆柱、方形鼎足而立。
猜想九:电动物流车遍地开花。2017年,电动物流车有望重新驶回成长的快车道,一方面是政策阴霾的散去——相关补贴细则及推荐目录的相继落定,一方面是动力电池降价对运营推广的催化——有效对冲补贴降幅,降低运营端的资金压力。上游竞价传递而来的成本端利好,商业盈利模式的日渐清晰,将吸引更多资金与玩家竞逐电动物流车市场。
猜想十:工控商业模式创新,构廸一站式服务型平台。随着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产业平台向3个方向的集成趋势正在加速:纵向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横向的网络化生产、由B2B向B2C转变,“以用户为导向”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战略指引,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新型商业模式有望加速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