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速列车运营速度持续提升,车体结构和动力设备轻量化,动力布置分散化,电力牵引传动系统向高效、轻便、低成本化转变,列车运行及安全保障逐步实现自动化,最高运营速度达到300km/h正向350km/h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向交通类型多样、交通布局网络化、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运行速度,发展交流传动车辆,模块化设计和生产,微机控制与诊断,广泛采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低地板轻轨车辆技术和模拟式电气控制制动系统。
2、国内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5年,高铁、城际快速通道及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同时也将是国际国内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争夺的重点市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除株洲集群以外,还有青岛、长春和唐山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青岛拥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龙头企业,产品涵盖高速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地铁车辆制造;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有规模企业23户,其中整车制造企业2户,配套企业21户。核心企业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轨道列车生产基地,与西门子、庞巴迪等世界知名企业并处世界轨道列车生产企业先进行列;中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的唐山集群,也形成了铁路车辆、电动车组、内燃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特种车、试验车、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研发、制造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机遇和挑战
1、市场持续增长的机遇。2014年,德国SCIVerkehr公司发布了国际轨道交通市场预测报告,预计到2018年市场容量将突破1900亿欧元,增长17.3%,年复合增长率为3.4%。根据国家铁路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我国铁路装备需求将维持在高位。目前我国已规划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线路总里程约25000~30000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下速度等级不少于15000~20000公里。按照每公里配置2.5辆左右测算,时速200公里及以下速度等级城际动车组市场需求总量约为30000~45000辆,按照30年交付完毕和30年使用寿命计算,平均每年需求量为1000~1500辆左右。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2、“一带一路”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辐射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区域的国家,并延伸至东欧、北非,这些区域都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有着迫切需求。作为绿色环保、大运量交通方式的轨道交通,必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开路先锋,同时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3、国际贸易保护的挑战。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既要面对国际巨头的打压又要突破国际标准、贸易保护、品牌影响力等阻碍,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多重压力。南北车合并成中车集团后,在资源配置、业务布局等方面还不够明朗,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